上海地区银行理财净值型占比约51% 多家银行称提升权益资产配置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愿)讯,6月16日,上海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联席会议发布的《上海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年度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地区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7万亿,占全国11.5%;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约51%,较2019年初提升约14个百分点。
《报告》在展望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趋势时表示,银行理财市场面临多重叠加的挑战: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标准化资产占比提升、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的调整和转型、迫切需要加强投资能力建设、面临其他资管业务更为激烈的竞争等。
《报告》还披露了各家银行今年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至少包括上海农商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银理财、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表示将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
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约51%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银行理财业务余额23.4万亿元,占各类资管业务的四分之一。其中,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业务余额2.6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7%,占全国11.5%,全年理财产品共募集12.23万亿元。
《报告》认为,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公募理财产品占市场绝对主体,余额2.57万亿元,约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95%;二是产品净值化、开放式转型持续深入,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约51%,开放式产品余额占比约66%;三是封闭式产品期限集中在6-12个月和3-6个月,分别约占全部产品余额的12%、10%,开放式产品期限集中在1个月(含)以内,占比约35%;四是市场份额中,股份制银行占比一半,大型银行占比三成。
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末,上海银行净值型产品规模达1907.31亿元,占比超过60%,较年初提升约15个百分点;上海农商行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达529.58亿元,净值型产品占比升至47%;兴业银行目前净值型产品占比达57%。
《报告》同时披露,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均启动了理财子公司的申设工作;兴银理财正在研究论证在上海设立专业子公司的可行性,积极探索试点与外资机构设立合资理财公司的可行性。
多家银行称提升权益资产配置
按照资管新规要求,保本型理财产品将在2020年底前逐步退出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认为,理财子公司将逐步走向市场,银行理财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活动受抑制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有所下降,资产价格和资产数量的收缩,资产配置受到较大挑战;净值化转型过程中的银行理财面临来自净值回撤、产品续发等多重压力。资产端压力进一步向产品端传导。”《报告》特别提到。
《报告》认为,理财子公司需搭建更为完善的投研体系,构建以多元化资产投资为核心的投研体系,强化多资产的配置能力;丰富资产配置渠道,在权益投资领域,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投资能力,借助FOF/MOM等形式逐渐介入权益市场,推出被动型的指数化产品,探索推出主题化的权益产品等。
《报告》同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将逐渐改变我国资管行业原有的市场格局,需要:建设营销网络,强化营销渠道互动;运用金融科技,精准分析需求;做好客户细分,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
“在与信托、证券、基金等资管机构竞争方面,需要发挥资产获取的差异化优势;通过FOF、MOM等方式加强与不同类型机构的投研合作。”《报告》建议。
《报告》还披露了各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战略:上海银行积极建设以多元化资产投资为核心的投研体系;上海农商行拓展直接融资市场、权益及衍生品市场、科创板等高附加值资产投资;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挖掘非标类资产和资本市场类业务机会;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动态,提升权益类资产投资运作能力;交银理财将标配债券,超配权益资产,适度配置海外资产;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将向股票、混合要收入,提高债券产品比重,重点布局固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