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前夕,一行两会释放这些信号……

国际金融报 2020-06-12 04:43

6月11日,上海市政府就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筹办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周文杰,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国际金融报记者摄央行上海总部: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针对央行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举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表示,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非常重要的阶段性时间节点,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20年2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孙辉介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做了几点具体工作:

一是推动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资产配置,大力支持商业银行代理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资产。在临港新片区推出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试点,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在上海配置人民币资产。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利率、汇率衍生品管理风险,以个案方式支持外资银行跨境转让不良资产,扩大外资机构信用评级业务范围。

二是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全面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50条创新举措。出台上海自贸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4.0版。探索风险导向下的货物贸易分类管理体系,扩大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范围。

三是以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孙辉表示,2019年陆家嘴论坛,上海明确提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为此,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上海市科技企业融资指标体系和融资条件指数;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试点;推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与金融机构联合发布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方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支持成立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四是推进优质营商环境建设。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和查询试点;以服务进博会为契机,出台便利涉外金融业务、优化支付环境等多项措施;探索与金融开放相适应的金融司法诉讼机制,在推进困境企业重整等方面加强监管协调。

孙辉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加快提升上海的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推动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增强金融市场服务功能,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大力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进行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金融开放,力争建立与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相一致的金融开放政策和管理制度。

同时,继续推动金融与科技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继续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深化长三角金融合作,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继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法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中心软实力。

上海银保监局:

外资银保机构在沪开创多项全国或上海“首家”

近年来,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已陆续推出了34条扩大开放措施。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周文杰在会上介绍,2019年以来,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沪开创了多项全国或上海“首家”。

比如,法国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设立我国首家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在我国设立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创兴银行上海分行成为辖内首家开业即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新设分行;中信国际中国上海分行成为辖内首家完成人民币业务报备后成功更换营业执照的外资金融机构;西班牙对外上海分行成为辖内首家按照新规开展人民币业务报告制的外国银行分行。

银行方面,目前共有全球6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的营业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沪落地,各类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共计230家。

其中,在沪外资法人银行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数的一半以上。截至今年4月末,上海辖内外资银行总资产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81%;不良贷款率0.65%,低于辖内银行业整体水平。

保险方面,截至今年4月末,外资保险法人及省级分公司共计58家;今年1至4月在沪省级外资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47亿元,占整个上海保险市场的1/5。

周文杰透露,下一步,上海银保监局将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大力推进已出台政策落地,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来沪发展和拓展业务,支持外资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鼓励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产品、股权、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合作,以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全面深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周文杰表示,在临港新片区战略新兴产业与企业的跨境金融活动方面,将重点予以支持。

证监会:未来将在全市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科创板开板即将迎来一周年,这一年来运行情况如何?未来,科创板还将通过哪些举措继续推广至存量市场?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一年来开局良好,推进比较顺利。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总体符合预期,各方反响积极。

会上,李钢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6月5日,106只科创板股票较发行价平均上涨159%。交易活跃度较高,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达527万。交易秩序良好,市场博弈较为充分。

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李钢表示,科创板坚守板块定位,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发挥了示范作用。截至6月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06家,总融资1230.6亿元。这些公司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研发人员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市场板块,板块集聚效应正在形成中。

另一方面,试点注册制的运转平稳有序。李钢介绍,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紧紧抓住信息披露这一核心,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中介机构切实负起核查把关责任,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取得了较好的试点效果。发行上市的包容性明显提高,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等原先难以在境内上市的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公开透明、高效、可预期,各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基本得到了市场认可。

李钢透露,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按照新《证券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0〕5号)的要求,坚持“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原则,在市场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下,稳步推进、分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

具体举措有三项:一是持续推进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制度规则,提高注册审核透明度,优化工作程序;二是推进创业板试点存量市场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当前,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主要制度规则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将尽快向市场发布;三是在及时总结评估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经验基础上,稳步在全市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记者 王媛媛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