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也“受伤”!疫情冲击“增收难增利”,预期上半年净利下滑近五成
和这些全国性巨头相比,区域乳企的日子更不好过。
后疫情时代,本土乳企的营收状况正在逐步恢复。
6月9日早间,蒙牛发布公告称,根据对公司近期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董事会目前可得资料作出的初步评估,其预期2020年上半年度现有可比业务收入(不包括君乐宝及贝拉米)较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
不过,蒙牛也表示,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将同比下降45%至60%。
今年来,不仅是蒙牛,包括伊利、三元等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伊利、蒙牛的业绩增长或无悬念,但大部分以低温巴氏奶为主的企业或将出现业绩下降乃至亏损。
盈利受影响但运营已恢复对于蒙牛来说,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2017年,蒙牛提出了“双千亿”的目标,期望在2020年时,蒙牛可以达到千亿销售额以及千亿市值。在此背景下,疫情发生后,其营收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3月25日,蒙牛曾披露公告表示,自疫情暴发以来,其部分产品运输线路受到限制,售点运作和产品周转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公司2020年2月至3月的销售,以及上下游全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此外,其2020年2月至3月的额外成本也有所增加。
不过,就在5月28日,蒙牛集团总裁、国际乳品联合会董事卢敏放在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透露,4月份,蒙牛整体销售已经达双位数增长。
在这份最新披露的公告中,其坦言,自疫情暴发以来,公司采取措施应对疫情暴发带来的影响,加大促销力度,通过电商、O2O到家等业务以及与生鲜电商开展密切合作,以尽快降低渠道库存,加速恢复正常的销售节奏。而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公司今年4月至5月的整体业务恢复良好,现有可比业务的营业收入(不包括2019年处置的君乐宝及2019年收购的贝拉米)较去年同期恢复双位数增长。据称,截至目前,蒙牛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均已全面复工复产,整体运营恢复情况持续改善。
对于净利润的预期下滑,蒙牛则给出了几个影响因素,包括为保证员工健康安全、正常复工复产而投入了额外疫情防控费用、因为尽快降低渠道库存而投入了额外营销费用、及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捐赠款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该则公告的发布,蒙牛股价开盘即上涨,涨幅一度超过8%。截至今日收盘,其股价涨幅为5.48%。
对此,有关注快消品行业投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是资本出于规避风险的目标行业选择。另外,蒙牛此前宣布2020年实现营收千亿目标,给资本市场释放的信心也较足。“当前,疫情对蒙牛的影响基本结束,库存也基本消化干净。这些因素综合推动了公司的股价”。
根据蒙牛在2019年年报中的说法,2020年,其将努力控制疫情给经营和销售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积极加速调整,挖掘新的市场机会。
2020年,蒙牛在营收上的规划会否有变?全年的利润能否实现正增长?就相应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进一步采访蒙牛方面,不过,其表示以公告为准,无更多信息提供。
行业加速整合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不仅是蒙牛,包括伊利、三元、新希望等在内的乳企业绩表现都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以伊利为例,今年一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205.44亿元,同比下降10.98%;实现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下降49.78%。
和这些全国性巨头相比,区域乳企的日子更不好过。根据此前披露的公告,一季度,三元股份营收为15.18亿元,同比减少21.90%,净亏损为1.19亿元,去年同期则为盈利5278.95万元。此外,新希望乳业一季度营收下滑了13.66%,净利润则是由盈转亏。
新希望乳业指出,在疫情影响下,部分终端网点关闭,小区、社区封闭,学校延迟开学,对公司学生奶渠道、订奶上户渠道和部分经销商渠道的短期动销和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多家医院、社区、慈善机构及政府机构捐赠产品和物资,致使报告期内对外捐赠支出增加。
开源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疫情冲击可能加速中小乳企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可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或加速提升。
在行业人士看来,疫情让乳制品行业加速进入了洗牌期。但同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和提升免疫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强。随着消费趋势升级以及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利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当前,乳品行业已整体步入复苏阶段。宋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全年,尽管速度会放缓,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乳制品巨头的业绩仍能实现一定增长。“估计2020年整体乳制品消费能恢复到2019年七八成的状态。同时,市场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不过,大量中小企业则会面临亏损的境地”。
他指出,对于蒙牛来说,未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原奶价格可能会上升,另外终端市场的集中度提升以后,跟伊利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记者 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