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赛生物时隔九年再战IPO!登陆科创板五大风险犹存

格隆汇 2020-06-05 04:49

根据上交所消息, 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定于6月5日召开2020年第37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其中,上海凯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赛生物”)首发申请将上会。

凯赛生物成立于2000年,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公司聚焦聚酰胺(PA,俗称尼龙)产业链,旗下商业化产品主要为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单体,包括DC12(月桂二酸)、DC13(巴西酸)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和生物基戊二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纺织、医药等多个领域。

根据其股权结构,目前刘修才是该公司董事长兼CEO,他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CIB 持有凯赛生物31.47%股份,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0.03%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31.50%股权,是公司最大的股东。

公司股权结构

来源于:招股书

其中,2019年9月,共计有五家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增资方式成为该公司的新股东,分别出资49600万元、27360万元、3040万元、11000万元、9000万元。

公司前十大股东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而随着增资的完成,凯赛生物的股份总数由3.57亿股增至3.75亿股,且按照增资金额比例计算,市场估计目前其估值约为210亿元。

首先,或许市场投资者对凯赛生物入局的行业赛道较为陌生,毕竟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型学科,由于还未被证监会列入既定的行业分类之中,该公司便选择了最为接近的生物基材料制造这一细分行业,是目前这一领域中的首家科创板申请上市公司。

虽然在现今,人们目前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但整体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性还是较为显著,基于此,受到“倒逼”推力作用,企业开始通过技术创新使得在生物体内定向、高效组装物质和材料成为可能,而生物制造业的升级便带来了颇具潜力的发展市场。

“目前生物制造产品平均节能减排30%~50%,未来潜力或将达到50%~70%;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经济影响或将达到10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26.0%。”——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生物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至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且我国生物基材料行业保持 2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总产量已超过 600 万吨/年,处于上升黄金期。

基于上述,入局这一技术密集型行业,凯赛生物所面临的机会还是较为积极的,但纵观其冲刺IPO历程,可以发现,其行进之路并不容易,且经营表现存有一定的风险。

业绩波动风险不容忽视?

事实上,早在2011年7月,凯赛生物便存有过上市的心思,只不过那时它选择的是美股市场,但基于专利纠纷、宏观环境等因素,该公司随后暂时使其上市计划“搁浅”。

而蛰伏九年之后,凯赛生物本次剑指科创板,根据其招股书,该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不低于4166.82万股,募集资金投资额约46.99亿元,其项目内容涵盖生产类型项目、研发类型项目等。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首先,来看其基本面,2017年-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63亿元、17.57亿元、19.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3亿元、4.66亿元、4.79亿元。

公司基本财务指标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整体一看,其表现算是逐渐步入正轨,但相关数据还是具备一定的颓势,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下坡路,存有一定的波动性。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除此之外,该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也处于一定的“原地踏步”状态,报告期内,凯赛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43.60%、43.55%、44.63%,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51.88%、50.96%、50.18%)。

与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对比

来源于:招股书

对此,凯赛生物称,公司产品的生物基聚酰胺及单体处于中试阶段以及设备调试阶段,毛利波动较大,故对综合毛利率有一定影响。而这也意味着,其业绩的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或将拖累公司的整体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A股市场上,暂无与其在业务模式、产品种类上均完全可比的竞争对手,凯赛生物在相对可比公司中选取的上述三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也有待考证。

主营业务过于单一化?

其中,就其细分业务来看,其间的风险点依旧需要引起警示。

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凯赛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包括DC12(十二碳二元酸)、DC13(十三碳二元酸),占据营收的九成以上,分别为13.02亿元、16.25亿元、以及17.79亿元。而公司的主要业务结构过于单一,或将不利于其分散盈利风险,毕竟“牵一发则动全身”。

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

根据招股书,也可以发现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

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境外地区的营收分别为7.83亿元、9.58亿元、9.6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达到60.16%、58.93%、54.44%。

公司业务销售范围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虽然这一数据在近年有所下降,但这或将依旧不利于公司在近来动荡不安的国际宏观环境之中避免风险,进而影响其经营水平。

募资资金的使用情况存疑?

根据凯赛生物募资资金的使用情况,其资金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7.11亿元的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项目、2.08亿元的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7.8亿元的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以及2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可以看出,该公司旨在进行产能扩建,预计全部产品产能或将达到7.5万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10万吨通用型聚酰胺、2万吨高性能长链聚酰胺。

但无法忽视的是,目前来看,公司的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开始呈现下降之态。

报告期内,凯赛生物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85%、78%;且另一主要产品——生物基聚酰胺的产能利用率也处于波动下降之势,分别为13%、35%、10%。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能情况

来源于:招股书

显然,倘若后期市场需求出现明显的消极性波动,或将不利于产品的销售,而新增产能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细考量,毕竟或会出现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性?

此外,公司产品成本的潜在性风险变动也值得关注。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构成,例如,就拿生物法长链二元酸这一主要产品来说,其直接材料和能源消耗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达到89.02%、90.64%和 87.63%,比例较高。

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成本构成

来源于:招股书

而在这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主要包括混合烷烃、单体烷烃、硫酸、烧碱、葡萄糖玉米、己二酸等,部分材料易受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变动以及供需关系而产生波动;能源消耗成本则来自于对电力、蒸汽和煤炭的消耗,对市场价格表现敏感,这就意味着上述两部分成本的上涨风险存有,或对公司消化成本的能力有所施压,使得其业绩向好的持续性具有不确定性。

同时,在这其中,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也需加以警惕,毕竟基于高温的压力环境之中,一旦安全事故发生,不仅会使得企业的员工人身及公司财产安全出现重大损失,也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长链二元酸的简易生产流程图

来源于:招股书

结语

整体来看,凯赛生物本次冲击科创板上市,可谓是筹划许久,显然,时隔九年,其对“国内合成生物产业化第一股”的名号也是较为看重,但就目前来看,该公司的业务结构还需进行一定的优化升级,且业绩能否具备良好的持续性也依靠于此,毕竟根据马太效应,只有抢占先机并得以维持其发展势头的标的才能笑到最后。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