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家上市中医药企业发布一季报,两会东风再次助力行业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20-05-29 04:20

一直以来,我国中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弱,成为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及了要重视中医药科研。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疫情期间,中药因持续参与新冠防治而备受关注,而相关中药上市企业的一季度业绩也各有亮点。

今年两会,又有不少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建议被提出,今后,中药企业如何在政策指引下作出转型?不少企业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1

业绩分化强者恒强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5月28日,68家上市中药企业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中,13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55家营收下滑;17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51家实现归母净利润下滑。

在这68家企业中,白云山云南白药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位于营收榜前五。白云山是惟一一家营收破百亿的上市中药企业。上述五家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69.85亿元、77.43亿元、39.53亿元、31.37亿元、30.3亿元。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它们的营收大多有所下滑。

此外,太极集团步长制药以岭药业济川药业片仔癀康恩贝中新药业昆药集团信邦制药ST康美红日药业的营收均突破十亿元。

在利润方面,云南白药超过白云山成为利润榜第一,天士力、同仁堂跌出前五。云南白药、白云山、华润三九分别以12.82亿元、11.84亿元、5.33亿元位于前三。片仔癀、济川药业、以岭药业分别以4.68亿元、4.64亿元、4.38亿元紧随其后。步长制药、中恒集团葵花药业等13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破亿元。

从统计数据看,出现亏损的药企也不在少数。其中,在营收榜破十亿元的太极集团、信邦制药、ST康美出现在亏损之列。天目药业大理药业龙津药业金陵药业吉药控股东阿阿胶等10家企业在2020年一季度报亏。

2

疫情对企业影响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一季度营收榜前十的企业近年来变动较大。不仅仅因为ST康美被狠狠甩出前三,昆药集团、康恩贝风光不再,还因为以岭药业、片仔癀首度跻身前十。而利润榜靠前的企业较为稳定,只有东阿阿胶跌出前十。

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的以岭药业,凭借连花清瘟,期内实现营收23.34亿元,同比增长50.63%;实现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51.88%。

某医药销售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以岭药业近年来重视学术推广且成果不错,在公立医院重西医的背景下,中药推广的难度其实比西药大,但以岭药业在学术端有优势,企业近年销售成绩向好。”

不仅仅是连花清瘟,疫情之下,不少中药企业凭借部分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类产品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香雪制药也因为抗病毒口服液销售规模大幅度增长而业绩表现不俗,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077万元,较同期增长161.13%。与此同时,由于拥有炎热清颗粒、银黄颗粒等药品,沃华医药在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413.45万元,较同期增长226.07%。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疫情对一些公司的负面影响也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主营产品不是抗病毒类及清热解毒类药品的企业。信邦制药表示,受疫情影响,企业各业务板块营收均有所下降;同时,人员工资、折旧、利息等固定开支带来成本费用率的上升,导致企业归母净利润为-1301.65万元。吉药控股也表示,疫情期间公司生产、物流配送、销售推广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销售订单减少,营收利润随之下降,归母净利润为-4073.73万元。

3

转型拥抱生物药风口

对于营收利润下滑等现状,企业多给出了与疫情相关的解释,但业内普遍认为,政策面影响仍是主因。

例如,中医药头部企业华润三九,其包括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在内的多款产品,都是地方重点监控的重点对象。2020年一季度抗疫期间,参附、生脉、参麦也是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中的推荐药物,但这并没能挽救华润三九的利润。

有同样命运的还有红日药业和康恩贝。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血必净销量较同期大幅增加,实现收入1.78亿元。但在医保谈判降价46.54%的背景下,红日药业的利润刚突破1亿元,同比下降了37.6%。而康恩贝的参川芎嗪注射液,在2019年7月列入国家重点监控目录之后,下半年收入直接下降了80%以上。2020年已经不在其大品牌大品种工程之列。

在此背景下,中药领域的龙头药企早已经开始转型之路。步长制药2019年年报明确表示,公司正向生物制药、疫苗等医药高科技领域进军与扩张。截至2019年12月,该公司在研产品有219个,其中,中药12个,化药197个,生物药10个。而因复方丹参滴丸闻名的天士力,产品线也扩大到了化药、抗生素、生化药、生物制品等领域。而且已经有独家品种注射用人尿激酶原(普佑克)获批上市并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香雪制药2020年一季报也显示,该公司有5个在研产品,涉及肿瘤、免疫等领域。

面对中医药企业向生物制药领域进军,某医药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生物药是当前市场追捧的热点,但生物制药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由于当前众多企业竞争,使得生物药标的向着更初级的阶段发展,投资风险增大,这对于转型布局的企业无疑是一项挑战。”

4

政策指引下重视科研

一直以来,我国中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弱,成为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68家上市中医药的2019年年报数据,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的中位数仅为3.28%,有33家中药企业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但是很多企业研发投入依然很低,比如,白云山、大理药业、太安堂、云南白药、信邦制药、国发股份等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均未超过1%。

针对中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低的问题,某大型中医药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中医药研究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并且,中医药多少年都是这么稀里糊涂过来的,过去有很多中医药企业都没有研发。而且目前行业整体还是普遍重销售轻研发,企业也还在探索关于中医药研发的思路。”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指出,由于新药组方需要做临床试验,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得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有所增加。同时,由于竞争压力和优化产品结构的需求,中医药企业也必须加强研发。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及要重视中医药科研。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提议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加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研究和运用;全国政协委员卢传坚建议,在国家、省、地市级疾控中心专门设立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研究室等;全国政协委员张妹芝建议,中医药科研应走出实验室,建议相关部委多安排临床研究。

面对两会期间中医药行业利好消息,浙江寿仙谷向本报记者表示,两会上国家明确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让中医药生产企业倍感鼓舞。济川药业表示,本次两会上频现“中医药发展”理念,企业希望后续可以有更多扶持中医药产业政策细则落地实施。企业将持续扩大与高研院校、医疗机构等合作,深入挖掘临床有效方、传统经典名方,并开展新品研发。

盘龙药业也认为,两会更加提振中医药企业发展信心,今后企业将不断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开展新药、仿制药及大健康产品等研发工作,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

记者 黄华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