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首破300万亿 城商行净利润再现负增长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愿)讯,5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3023914亿元,同比增长9.5%,首次突破300万亿元;总负债为2769123亿元,同比增长9.1%。
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121亿元,较2019年四季度末增加近2000亿元;不良率为1.91%,较2019年四季度末提升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3.20%。
效益性指标显示,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为6001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5.00%;净息差为2.10%,较2019年一季度下降0.0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0.98%,较2019年一季度下降0.03个百分点。
分类来看,城商行、农商行指标相关指标相对较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城商行实现净利润766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的775亿元下降1.16%。截至一季末,城商行不良率贷款余额为4519亿元,较2019年四季度末增加445亿元,同期国有大行增加594亿元;不良率再次提升至2.45%,较2019年三季度的高点2.48%仅低0.0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2.65%,在所有类型商业银行中最低。
与此同时,截至一季度末,农商行不良率再创新高,至4.09%,较2019年一季末的高点4.05%还高出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降至121.76%,在所有类型商业银行中最低。
事实上,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城商行净利润负增长并非首次出现,2019年前三季度城商行净利润为2035亿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048亿元。
近期,2019年以来关于中小银行的问题引起金融委的高度关注。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5月6日召开的金融委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表示,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紧落实。必须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服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在充实资本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
“中小银行资本紧张一直比较突出,成为限制其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监管部门持续探索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改革,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就是这一系列改革的最新成果之一。”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温彬认为,随着工作方案的落实,预计一批中小银行将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得到资本补充,促进小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开行、民营银行、外资行、非银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