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创业板注册制来了,涨跌幅扩大至20%,686家公司排队上创业板
关于涨跌幅方面,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五日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
一位券商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取消首日涨停板限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首日放开定价,随后可能是IPO的定价机制改革。
新《证券法》实施一个多月后,创业板注册制也来了!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那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与科创板会有哪些异同?创业板的变化又将对A股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涨跌幅调整为20%
关于涨跌幅方面,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五日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名所长赵锡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当前新股上市以后的价格表现来看,44%的涨停板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比如约束“炒新”等行为。目前,新股基本都会收获连续多个涨停,而且开板前涨的幅度还不小。如没有涨停板限制,新股一天就涨到位了,就会产生交易和换手,效率会更高。因此,其个人认同取消新股首日涨停板限制。
Wind显示,截至2020年4月27日,2020年共16家创业板公司上市,其平均新股未开板涨停板天数为6.19天。而2019年上市的52家创业板公司平均新股未开板涨停板天数为8.31天。
一位券商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取消首日涨停板限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首日放开定价,随后可能是IPO的定价机制改革。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2020年4月27日,东方财富显示,2016年起共有940家非科创板企业上市,其中699家(占74.36%)的发行市盈率处于22.9倍-23倍范围内,只有8家企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超过了23倍,这一比例仅为0.85%。
而科创板除3家亏损企业外,96家新上市公司中只有中国通号和广大特材的发行市盈率低于24倍。
2与科创板的异同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趋同于科创板,但在保荐机构强制跟投一事上,两者则有差异化安排。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不再要求券商对其保荐的所有项目进行强制跟投,而是仅对未盈利、红筹架构、特殊投票权以及高价发行的四类公司采取强制性跟投。
此前,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媒体表示,券商跟投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本质,其本质上是要提高券商对项目和企业的定价能力,关键是要对定价负责,目的是提高科学定价能力和持续保荐能力,以及强化中介机构承担的责任与风险。
本轮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在试点注册制的安排方面,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大体与科创板一致,注册程序分为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通过问答的方式来督促企业提高信披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坚持创业板和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找准各自定位,办出各自特色,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
另外,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是建立沪深交易所审核工作协调机制,保持审核标准尺度一致,避免形成抢资源情况;二是明确在审企业衔接安排,确保向注册制过渡;三是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涉及公开发行的同步实施注册制。
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奥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创业板与科创板最大的不同应在于行业定位上。科创板的行业定位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而创业板的行业定位市场目前已形成较为一致预期,会以成长性高的新经济类、现代服务型企业为核心,兼具包容性。
第二,创业板与科创板企业上市条件应有所不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应大幅降低企业上市门槛。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最低市值要求是10亿以上,同时对财务指标的要求是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而创业板应发挥更多孵化成长型企业“摇篮”的功能,降低市值与财务的相应要求,给到市场更多成长型企业可以对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机会。
第三,创业板与科创板企业退市制度应有所不同。创业板目前的退市制度并不能适用于未来在注册制下的新上市公司,因为,注册制下打开“开口”的同时,必然要对“出口”更加严格,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进有出”的资本市场。科创板是一个没有存量上市公司的市场,退市制度可以围绕新上市公司来进行制定,但创业板不是。未来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对新老上市公司如何规定,需进一步明确。
3包容存量改革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介绍,此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坚持“一条主线,三个统筹”,“一条主线”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三个统筹”除了前文提到的错位发展外,还提到了统筹推进注册制与其他基础制度建设,实施一揽子改革措施,健全配套制度;以及统筹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包容存量改革,稳定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预期,平稳实施改革。
本轮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涉及板块的改革安排。优化发行上市条件,由深交所制定具体条件,支持红筹结构等企业上市,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尊重存量投资者交易习惯,存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要求充分揭示风险,对增量投资者进行风险相匹配的适当性要求。
Wind显示,截至2020年4月27日,创业板共有807家上市公司。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最多,有122家,占比为15.12%。另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在50家以上,公司数量分别为118家、82家、68家、55家、54家。
(创业板行业摘要,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记者整理)IPO方面,创业板共有686家公司处于正常排队等候上会阶段。
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IPO公司仍是最多,但其比例为12.54%,略低于上市公司15.12%的比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情况。
不同的是,上市公司中数量领先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IPO企业数量不足20家,而专业技术服务业则迎头赶上,共有23家企业处于IPO阶段。
(创业板IPO行业摘要,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记者整理)4券商、创投迎重大利好
注册制下,企业上市流程大大简化,此前的IPO“堰塞湖”现象将有效缓解。以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的科创板为例,注册制对券商行业的影响已有体现。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券商投行无疑将迎来增量业务机遇。
安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创业板注册制相对利好头部券商和具有突出投行实力的中型投行,头部券商的优势在于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项目资源,因此在数量和规模上预计会领先行业;中小投行的优势在于中小企业项目资源相对丰富,投行业务对整体业绩弹性更大,且更容易集中公司资源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科创板来看,注册制带来机遇的另一面是挑战。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总裁王承军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原本在核准制下,投行呈现出承做偏流程化、发行偏通道化特点;而在注册制下,投行的承做能力、承销能力、风控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资本金实力等各方面均面临更高的要求。
此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创投行业也产生重大利好,有助于缓解资本“退出难”困境,也驱动创投机构不断进化。
张奥平告诉记者,注册制对VC/PE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一二级市场估值价值套利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少,Pre-IPO的投资模式将不复存在,破发也将会常态化。所以,投资要更多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已成为注册制时代下企业长期价值的“试金石”,注册制对企业能否实现IPO判断的核心是能否实现市场化的市值的能力,科创板中的五套标准也已经体现。
如果在一级市场中,企业都不具备被机构投资者认可的价值,无法实现股权融资,没有机构可以给企业定价,那么,在注册制下的IPO阶段,大概率也不会有机构投资者愿意参与,企业的发行难度会很大。
记者 邹煦晨 朱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