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著名病毒学家:美国谈拐点为时过早
各国科研人员正加紧研究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帮助筛查感染者、了解疫情蔓延范围。大规模抗体检测的难点在哪?准确率有多高?人体产生抗体是否意味可对病毒免疫?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全球著名病毒专家、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及所长罗伯特加洛(Robert Gallo)博士。
抗体检测难点:找出高特异性蛋白避免交叉反应造成假阳
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难点在哪里?加洛博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第一步是要明确针对哪种抗体进行检测,这将有助于排除假阳情况,决定抗体检测的准确度。因此用于检测的免疫球蛋白必须具有高特异性,不能与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否则将会干扰检测结果。
4月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紧急批准了美国首个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方式,授权Cellex公司进行抗体测试,该测试将在血清样本中寻找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两种类型的抗体。
不过加洛博士称,目前进行的抗体测试都不够准确,需要时间和研究来证明,所采用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有些冠状病毒不会引起严重症状,只会引发普通流感,但在抗体检测中发生交叉反应,使得测试结果也呈现阳性。我很怀疑目前大多数的检测、甚至所有检测都存在太多假阳现象。”
他表示,需要了解新冠肺炎病毒与哪些病毒存在交叉反应,确保检测中所采用的蛋白是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的,他预计,科研人员能在未来三四个月解决这一难题。
拥有抗体即获免疫?加洛:有待验证
加洛博士认同大规模抗体检测的必要性,“我们需要精确的抗体检测来更好地追踪疫情,就像中国所做的那样,找出病毒接触者。”
在美国疫情震中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4月7日宣布,为尽快重启经济,将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之后,启动大规模抗体检测,以助民众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在美国开展抗体测试之前,中国、新加坡已经利用相关检测追溯疫情;据报道,英国政府已订购350万个抗体检测试剂盒,计划分发给居家隔离者,后续还会再订购数百万个试剂盒分发给一线工作者;澳大利亚卫生部门表示,计划对1500万人进行抗体检测;法国计划对大部分人口进行抗体检测,日检测数量可达20万至30万。检测结果将用于评估解除封城和开展针对性隔离措施,制定后续“退出”战略。
拥有抗体就能获得免疫力了吗?加洛博士称,多数情况下人体产生抗体后就能免于病毒侵害,但并非适用所有病毒,某些情况下,抗体可能还会恶化病情。他以登革热为例,当人体抗体浓度处于某特定范围时,发生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的可能性,会比那些从未感染或高于该浓度范围的人高7倍,且二次感染时,病人的症状会加重。
美国疫情迎拐点?加洛:言之尚早
3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美国人需要作好准备迎接至暗两周。眼下两周即将届满,多位官员对美国疫情发展转趋审慎乐观,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Anthony Fauci)4月8日接受福克斯广播公司(FOX)采访时表示,本周死亡人数会继续攀升,但新增确诊数将接近峰值,预计美国疫情下周就能迎来拐点。10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全美死亡人数将远低于此前预估的10-20万,他称过去几天纽约州的住院率下降,全国范围内的新增数也趋平,这些数据基本表明疫情接近高峰。
对此,加洛博士认为,中国疫情主要集中于武汉,可根据武汉疫情判断整体趋势,美国各州情况不同,并非每个州的曲线都在放缓,仍有地区新增确诊数在上升,现在还不能得出拐点将至的结论。他关注新增确诊数这一指标,当所有州每日新增确诊数开始下降,所有州的疫情抵达平台期,美国疫情才真正出现曙光。
截至发稿,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全美确诊人数累计47.3万,死亡人数接近1.8万。
建立全球疫情交流机制提升病毒传播防控能力
加洛博士与若干美国科学家联合发起独立学术组织—全球病毒网络中心(GVN),此次疫情发生之后,GVN很快建立全球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国间的疫情交流,分享学术研究,为各国防疫工作提供支持。
加洛博士表示,中国在疫情发生初期就将信息分享给该组织,为其他国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在意大利疫情暴发时,该国政府立即联络中国医学专家,效仿中国的防疫方式,试图将死亡率降至最低,并且取得成效。除了加强国际协作沟通,该组织位于比利时、澳大利亚的研究中心正在进行新冠药物测试,其位于美国纽约州以及意大利的分支机构正联合开展相关临床试验。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