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一增一减,详解CRO龙头康龙化成和药明康德背后的差异化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前言:
带量采购政策下,仿制药盈利空间下降,众多药企为寻求新的盈利点纷纷转向创新药领域。
但一款新药的上市往往需要数十年左右的时间,且在研发过程中具有耗资多、风险高等特征,若药企独自承包新药研发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由此,为缩减新药研发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商应运而生。在CRO行业内,经营领域相似且均实现“A+H”两地上市的两家药企分别是药明康德(02359-HK;603259-CN)和康龙化成(03759-HK;300759-CN)。
而随着业绩披露期的到来,以上两家公司的实力也相继展现出来,各自竞争优势何在?
康龙化成:三大业务驱动业绩增长
相比药明康德的“A+H”资本市场布局,康龙化成要晚一些。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康德2018年5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于同年12月登陆港股市场;而康龙化成则是2019年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于同年11月登陆港股市场,两者前后脚相差近一年时间。
康龙化成的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服务起源于实验室化学,具备各主要疾病领域的小分子化合物设计能力及大规模化合物合成能力。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将继续拓展下游业务,包括临床后期开发及商业化生产等服务。
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录得营收37.5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较上年同期增长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30%。
公司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按照主营业务划分,康龙化成主要靠实验室服务、CMC服务及临床研究服务获得收益。
从各板块的营收占比来看,实验室服务占比最高,2019年为63.33%。
正如我们在上文提到的那样,实验室服务是康龙化成发展的起点和核心,主要包括实验室化学、生物科学服务(包括体内外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生物学和体内药理学)、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大分子药物发现服务。
占比次于实验室服务的为CMC服务,占比为24%,这不分服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药物开发及生产方面个性化且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制药企业和研发型公司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加快研发进程。
最后占比较低的临床研究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临床实验服务、现场管理服务、监管生物分析服务及放射性标记科学。
三项业务板块共同驱动康龙化成实现盈利高增长。
盈利稳健增长外,康龙化成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这也就为公司的盈利持续性提供了更多保障。
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0.63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98.89%,重点投入了DNA编码化合物库、新的合成化学技术以及新的药物机理研究和动物模型构建等研发项目。
总览康龙化成的营运情况,各项业务均在稳步推进中,且获得了一定的进展。
走在其行业前端的药明康德情况又如何?
药明康德:都是投资惹得祸?
事实是,这位“老大哥”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药明康德从事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
从近日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2019年药明康德实现营收128.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9%,营收的体量及增速都要高于康龙化成。
但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药明康德录得母公司持有人的净利润为18.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
增收不增利,药明康德这样的“纸面富贵”被市场人士解读为不务正业惹的祸。
事实上,和康龙化成有些不一样的是,药明康德还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了投资领域,而这也成为了公司净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除去业务扩展及产能增加导致成本及开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摊薄净利外,净利下滑的另一点就在于投资Unity以及华领医药等投资标的公允价值收益减少。
为建立多元化的业务生态体系,药明康德近些年在医药健康生态系统内的多类公司中进行了选择性投资,单在2019年公司就累计投入了10.24亿元用于收购项目。
而其投资的华领医药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糖尿病用药领域的研发,且和多数在港上市的生物药企一样,华领医药当前尚处于盈利前阶段。
相比大手笔的投资,药明康德在研发上的投入显得有些“吝啬”。
据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的研发开支为5.90亿元,虽较2018年同比增长了35.2%,但相比一年高达10亿元的投资支出,研发这点投入实在不能算多。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类似于华领医药这样的投资标的,本身从事新药研发便是一项周期长的事儿,药明康德投资收益的效果也需拉长时间来看。
作者:神仙打架
编辑: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