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徐晧:要看5G的设计目标和指标 才能理解为何要做毫米波
近日,在高通举办的“5G的未来”媒体分享会上,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博士介绍了过去一段时间高通在5G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5G技术演进的新趋势。
徐晧的研究重点是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他曾领导许多基础科技研究、原型设计以及从3G到5G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化项目。同时,他还带领高通中国团队展开在物联网、机器人(行情300024)、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项目。分享会上,徐晧讲解了当前5G标准化和商用的概况,高通对于5G未来发展的愿景,回顾了高通在5G领域的基础研发以及这些技术对5G标准和商用的推动作用。徐晧还重点介绍了5G下一步的研发方向和未来标准的技术演进。
5G发展规划需要合理安排
当前,5G还在不停向前演进,而每一个标准版本引进什么样的功能都有着非常好的规划。
徐晧介绍说,虽然5G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但是与5G相关的第一个标准版本中并没有涵盖所有应用场景的增强。例如海量物联网,在认真评估了基于4G的物联网之后,5G的Rel-15和Rel-16版本中并没有急于推进5G海量物联网技术,而是在Rel-17中才计划引入5G海量物联网以及诸如NR-Light这样的新技术。同样,在5G的第一个版本标准中,行业也没有引入5G车联网技术,所以在Rel-15中并没有5G NR C-V2X技术。
在标准演进过程中,全新的5G技术不断被引入。“在考虑5G的应用和发展时,需要对可用资源和时间规划有非常清晰地掌控和理解,这样我们对5G目前和未来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清楚的规划。”徐晧举例说,Rel-17是5G标准的第三个版本,目前Rel-17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可能的方向,比如全新的NR-Light,即在现有5G的基础上做一个简单版的5G来支持可穿戴设备的技术。
徐晧认为,5G要想达到最初设计的指标和目标,需要对所有资源进行科学地分配和控制。例如要达到最高的速率要求,我们必须使用毫米波频段,因为只有在毫米波频段才拥有大带宽,才能达到更快的速率;同时,在全球我们会更好地利用6GHz以下的频段。
毫米波是5G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毫米波商用之前,高通进行了大量的毫米波OTA测试和信道测量。在旧金山进行的5G网络模拟实验,利用现有的4G基站实现了62%的毫米波室外覆盖,网络容量提升高达5倍,小区边缘突发速率和中值突发速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从室内部署来看,如果把地铁站中的Wi-Fi覆盖换成LTE的小基站或者与5G毫米波进行共址的话,那么下行链路覆盖能达到96%,上行的覆盖能达到97%,而且下行链路的中值突发速率可以达到4.6Gbps。这是用4G或者用6GHz以下网络技术没办法实现的5G指标。
“我们一定要看5G的设计目标和指标,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做毫米波,因为必须要用到毫米波这样的技术才能够达到与4G相比,10倍以上或者100倍以上的提升。”徐晧说。
徐晧认为,毫米波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带宽而不是覆盖。从这个角度来说,毫米波拥有非常灵活的覆盖方式。比如可以在地铁站、体育场馆或者音乐厅等用毫米波基站来覆盖,而不是说用毫米波来做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
据徐晧介绍,5G标准的第二个版本Rel-16中增加了更多对于毫米波波束的增强功能,也引入了集成接入回传(IAB)的节点,这主要是为毫米波的部署提供更多的方便。其次是增强毫米波和中频段的载波聚合。“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很多6GHz以下和毫米波的部署,下一步我们考虑的就是通过毫米波与中频波段的载波聚合,进一步提高峰值速率和数据容量。”
疫情对5G商用的影响是短暂且有限的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给5G商用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但徐晧坚信,从整体来看,疫情对5G商用的影响是短暂且有限的。
在中国,5G网络建设不断提速。根据公开信息,中国三大运营商计划在2020年建设超过50万个5G基站,可以看出它们推进5G网络部署的速度非常快。在终端侧,全球智能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布局5G终端。最近三个月,密集发布的5G终端也在响应全球运营商和消费市场的需求。根据工信部统计,截至3月26日,我国5G手机产品类型76款,累计出货量超2600万部。
徐晧表示,虽然疫情会对5G商用产生一定影响,但实际上伴随着新应用的不断涌现,移动连接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也给5G带来不少发展机遇。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今年1月到2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到235亿GB,同比增长了44.2%;2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8.88GB,同比增长45.5%。因此,疫情期间,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反而比以前更高了。
徐晧说,高通正在为中国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及时的支持,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支持合作伙伴的5G终端发布。高通也希望和所有合作伙伴加强合作,更好地推动5G发展。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