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兴证资管启动公募化改造,还有更多大集合产品在路上
财联社(上海,记者 黄一灵)讯,2020年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正在加速中。
据财联社记者从兴证资管处获悉,其旗下大集合产品“金麒麟领先优势”即将进行公募化改造,这意味着又一只参公产品将落地。
兴证资管进一步表示,公司共有10只大集合产品,随后将陆续启动公募化改造,目前已有数只在途。
此前,东证资管、国君资管、广发资管、中信证券,已有多只大集合产品完成改造;还有海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申万宏源资管等多家券商资管公司获得改造批文。由于2020年底是改造截止期,预计接下来将迎来一波参公产品发行潮,成为A股一笔不可小觑的增量资金。
改造产品将4月面世
兴证资管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3月20日至4月10日,产品将面向持有人开展合同变更的意见征询;完成客户征询后,新合同正式生效,之后才能启动集中营销。
也就是说,4月10日后,“金麒麟领先优势”产品将完成合同变更,从而正式参照公募基金进行运作和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金麒麟领先优势”成立时间为2013年5月,成立规模2.59亿,风格为混合型计划。本月稍早,中信证券旗下完成公募化改造的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集合计划(原名中信证券股债双赢集合计划),已于3月4日起正式在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营业部等渠道启动发行。
一接近兴证资管的知情人士透露,“金麒麟领先优势”拟改造为偏股混合型产品,预计将保留业绩报酬,固定管理费率将远低于同类公募基金平均水平,设1年最短持有期。
那么,接下来兴证资管是否还会有产品参与大集合公募化改造?
兴证资管表示,将大集合产品改造为公募基金,主要是统一监管的考虑,令大集合身份明确,解决大集合产品“非公非私”的尴尬境地。同时也让尚未取得公募管理人资格的券商资管有机会参与公募领域,同台竞技。公司共有10只大集合产品,将陆续启动公募化改造,目前已有数只在途。
券业多只大集合产品已完成改造
自2019年以来,不完全统计,已有多只产品完成改造,涉及东证资管(1只)、国君资管(3只)、广发资管(2只)、中信证券(3只)。
具体来看,2019年8月,中信证券假日理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为中信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9月正式开售。
2019年9月,国君资管旗下君得明混合型资管计划完成公募化改造,首日销量已经超过120亿元,当天就暂停申购。
2019年11月,中信证券推出第二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产品——中信红利价值,首日销量便超过46亿元。同日开启销售的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其首日募集也超50亿元。
同月,广发资管旗下两只大集合转公募产品广发资管乾利债券和广发资管消费精选也正式对外销售。
2020年3月,中信证券资管推出第三只公募化改造产品“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混合”,当天销售金额超过40亿元。
另外,截至目前还有海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申万宏源资管等多家券商资管公司获得改造批文,预计接下来将迎来一波发行潮,成为A股一笔不可小觑的增量资金。
大集合产品前世今生
券商资管发行产品被分为“大集合”与“小集合”产品。“大集合”规模较大,在5到10亿,认购起点是5至10万,“小集合”认购门槛一般在100万元以上,但产品总规模较小,通常几千万便可运作。
2004年10月25日,首只券商集合资管计划获批,该产品也是券商首只大集合理财产品,这也意味着“大集合”的诞生。
2012年10月,证监会发布券商资管系列新政,进一步放松对券商资管业务管制,松绑后券商资管集合产品随即爆发式增长。
急速扩张后,2013年3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明确6月1日后,大集合产品将不再允许新设,符合条件的券商可以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2017年5月,监管层对大集合中存在的资金池业务提出整改要求,剑指非标类资产。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对大集合产品进一步对标公募基金、实现规范发展的标准与程序进行细化明确,并给予了合理的规范过渡期,要求存量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在2020年12月31日前对标公募基金进行管理。
这意味着,2020年将成为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密集期。
但券商参与公募化改造也并非没有难点,上述兴证资管人士表示,“和公募基金相比,券商资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研能力,母公司研究所可以提供支持。但难点也很明显,第一,并非所有券商资管都具备成熟的主动管理能力;第二,前中后台各项工作都需要按照公募法规的要求做调整;第三,销售渠道布局和客户结构的转变,造成需要重新打造行业口碑。”
此外,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牌照也是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的一大拦路虎。
相关法规显示,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的过渡期之后,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可以申请将存量大集合变更为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的公募基金。未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则鼓励其通过将大集合产品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的方式,提前完成规范;或者就该大集合产品向证监会提交合同变更申请,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3年期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而由于一参一控政策(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的限制,目前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仅有13家,包括东兴证券、北京高华、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以及中银国际证券等6家券商以及财通证券资管、中泰资管、渤海汇金资管、浙商资管、华泰证券资管、长江资管和东证资管等7家券商资管子公司。
上述兴证资管人士表示,“我们目前正在等待一参一控政策放开,一旦松绑,我们将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联讯证券非银分析师李兴认为,券商资管大集合改造逐步落地,降低产品投资门槛同时提高宣传力度广度,有利于产品规模迅速增长。大集合产品纳入公募监管体系,利好资管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但同时也要面临100余家公募基金的激烈竞争,更加考验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能力,主动管理转型步伐领先的券商将更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