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二度熔断,让巴菲特都喊“活久见”!A股跳水后跌幅收窄显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0-03-13 23:48

疫情全球蔓延恐慌下,外围股市纷纷暴跌,隔夜十多个国家股市触及熔断机制,美股更是一周内上演两次熔断大戏,巴菲特直呼“活久见”。

在全球股市“一片哀嚎”下,A股3月13日开盘大跌后震荡回升,再次通过“压力测试”,展现良好的“韧性”。截至收盘,沪指跌幅收窄至1.23%,创业板指重返2000点。两市成交量有所回暖,逼近破万亿元。板块、个股收跌居多,但涨停股明显多于跌停股。

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A股走势体现了较强的抗跌性,在美股进入熊市通道时,A股仍会因之波动,但整体威胁度不大,向上态势仍在。

1

A股成交额近万亿

受外围股市暴跌影响,A股早盘低开,之后震荡回升。上证指数下跌1.23%,收报2887.43点;深证成指下跌1%,收报10831.13点;创业板指下跌0.75%,收报2030.58点。两市交易较昨日有所回暖,今日成交额为9667.25亿元。

板块、个股下跌居多,但相较早盘下跌情况有所好转。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4个飘红,休闲服务行业逆市上涨2.62%,计算机板块上涨0.51%,成交额为812亿元;纺织服装行业跌幅收窄至3.24%。口罩概念股收跌5.87%。沪深两市上涨个股844只,涨停股80只;2887只股票下跌,跌停股24只。

“今日A股表现鼓舞人心,尤其对亚洲周边市场具有信心支撑和示范作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体现了A股较强的抗跌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可谓是“一路高歌”,走向目前的大牛市巅峰。而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中国股市一直处在窄幅波动中,处在历史的半山腰位置,迎来向上走的趋势。A股市场有望承接国际资本的“大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

2

北上资金一周流出近420亿

以实际交易算,今日北上资金净流出147.2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05.54亿元,深股通净流出41.72亿元。事实上,本周五个交易日里,北上资金仅在3月10日呈净流入状态,累计净流出417.95亿元。

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方面,北上资金大量抛售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净卖出额分别是26.58亿元、10.29亿元、9.21亿元。长江电力伊利股份恒瑞医药上海机场等股票净卖出额均超过3亿元。

从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来看,今日仅买入中兴通讯,其余都是卖出状态。五粮液净卖出额为9.21亿元,格力电器净卖出额为2.82亿元。宁德时代京东方A海康威视等股票净卖出额均超过1亿元。

对于北上资金本周流出动作,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北上资金大幅流出更多是受到外围市场下跌影响,欧美股市急需资金支持,大幅流出也体现了避险情绪。

3

美股“转熊”对A股威胁不大

美股3月12日开盘后,下跌势头迅猛,三大股指开盘跌幅均超7%,集体触发熔断。美股是否熊市已至?对A股影响多大?

董登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美股道琼斯指数暴跌至21000点附近,这意味着美股长达11年的牛市终结,熊市通道开启。在20个交易日里,美股从接近30000点的顶峰下跌至昨晚的21200点,累计下跌8800点。在美股暴跌过程中,A股多次表现较好。本周一美股触及第一次熔断时,A股略低开后翻红,表现独树一帜,成为全球市场惨淡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并且提振亚洲市场。

“美股暴跌之所以对中国股市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威胁,或者说中国股市没有一味地跟着美股暴跌,这是因为中国的济周期和美国经济周期是不同步的,因而A股与美股也是不同步的,二者是错位运行的。事实上,作为世界的两大经济体,中美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美国,中国经济的地位也决定了中国股市的地位。”董登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董登新认为:“美股跳水阶段,国际资本纷纷出逃并寻找避风港湾,A股成为全球资本避风港。可以说,A股和美股之间已经形成了跷跷板效应,形成‘西边不亮东边亮’的市场格局。”

长城策略团队认为,从3月以来尤其是本周以来,A股面对外围风险的巨大冲击,走势独立于全球市场,隐隐有全球避风港的雏形。短期而言,对于巨大的外围风险,谨慎是应有的应对风险的态度,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不过于激进。即便国际资金正在从美股跳船而进入中国股市,那也会有个比较长的转换时期。在美股出现暴跌之际,A股持续大涨走出牛市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外围暴跌之下A股企稳或者窄幅震荡,慢慢成为一个大概率而且是当下正在演绎的行情。短期而言,观察的重点除了我国的经济对冲政策以外,还需观察外围疫情拐点出现、外围市场结束第一波猛烈杀跌阶段企稳的时间节点。

在外围市场波动环境下,投资者应当如何操作?董登新建议,投资者应该提高风险意识,一是分散投资,二是降低进出操作频率,坚守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这是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的最好办法。

记者 朱灯花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