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智能手机行业何时回暖?
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近日发表报告称,在此次新冠疫情的阴霾之下,消费电子行业上下游受疫情冲击更明显,而其中“智能手机”最具代表性。因此,贝恩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从供应端、需求端,以及渠道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智能手机为例
贝恩发现,消费电子行业上下游受疫情冲击更明显,同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本身也集合了较多的科技软件硬件元素,与商业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贝恩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
回顾03年非典疫情期间,当时中国手机市场正处于3G网络升级、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阶段,整体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较上一年增长约70%)。剔除春节假期影响,非典对智能手机市场仍造成了一定影响,约在3个月后市场开始平稳回升,随着刚性购机升级需求的释放进入常态。
目前,新冠疫情仍处于攻坚期。从供应端看,短期内智能手机市场上游供应链将面临一定压力,中长期将对厂商手机发布节奏和代工布局产生影响。从需求端看,短期内手机销量下滑将不可避免,但前期积累的刚性换机需求预计将在疫情后的1-2个月内逐步开始释放。从渠道端看,线下代理商受疫情冲击较大,中长期将加速销售渠道向线上转移。
下面贝恩就这三方面作出了具体分析:
1. 供应端
上游关键零件供应:手机面板、芯片封测、存储和摄像头对国内产能依赖度较高,在复工难、运输难的情况下,产能和物流压力兼具。其他零件产能主要集中在台湾和日韩地区,由于日韩疫情的快速蔓延,外加物流压力,也将受到影响。我们认为,关键原件供应在短期都有一定生产压力,但考虑到春节前累积的安全库存,在疫情不反复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大面积断供情况,但大概率会出现交货延迟现象。
国内主要手机企业产能:在手机厂商产能方面,湖北虽不是主要生产基地,但其周边的广东、河南、湖南等省份是众多品牌的生产大本营,由于劳动力紧缺、防护物资不足等原因,预计一季度手机产能紧张,出货量将明显下滑。
手机品牌产品发布节奏:为避免疫情传播,原定于2月举办的2020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已被取消,主要品牌(尤其是安卓手机)的新品发布计划泡汤,只能推迟或转为线上发布。由于手机厂商全年发布节奏紧凑,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半年产品计划的变化将导致中期甚至远期的产品规划面临调整。
长期供应链规划布局: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全球主要手机厂商均受到疫情影响。此次疫情后,相信众多品牌将进一步平衡规划代工布局,降低对单一产地依赖性,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生产布局。国内厂商也将进一步倚重海外市场,加快海外建厂生产的速度。
2. 需求端
消费需求影响:目前手机销售仍以线下渠道为主,疫情期间消费者外出频率降低,前往实体店购买手机的机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将进一步压缩消费者钱包,抑制部分更换手机的需求。因此,短期内手机销量预计将出现明显下滑。
贝恩预计,疫情后手机销量将逐渐回暖,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其一,一季度本是手机传统销售淡季,占全年销量比重较小,销量下滑更为可控。其二,手机购买具备一定时间弹性,疫情期间抑制的刚性购买和换机需求将在疫情后逐渐释放,非典后亦发生过类似情况。其三,受疫情催化,中国手机产业链的科技厂商加速创新和“跳跃成长”,5G技术全面爆发、5G手机新品的不断推出,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对手机升级换代的需求。
消费行为与使用场景转变:随着“屏无处不在”及AI/IoT技术的发展,手机作为流量入口将成为用户影音娱乐、信息共享、设备控制及交互的核心媒介。从硬件角度来看,将倒逼手机及后端组件厂商加速技术迭代,在核心部件包括:屏幕配置、计算芯片、光学镜头、快速散热方案等方面持续推陈出新,改善用户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布局新兴技术,如传感、AR、VR等,将手机打造成更“万能”的智能终端,为消费者带来颠覆性体验。
3. 渠道环节
代理模式: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代理渠道春节期间去库存的计划,线下渠道的急速冷冻预计将导致代理商库存积压明显,中小代理商面临洗牌风险,短期内难以止损,全年盈利预期不容乐观。
加速向线上倾斜:截至去年,中国手机市场仍有约70%的销售来自线下渠道。本次疫情爆发后,中国品牌纷纷忍痛关闭线下门店,直面线上渠道销售挑战。从长期看,预计众品牌将深入思考线上渠道的拓展和销售策略,有望加速渠道向线上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