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武汉美,武汉人更美!”14名酒店员工守护500名“抗疫战士”
武汉“封城”至今已经一月有余。本该是樱花盛开、繁华似锦的一座城市,如今仍深陷在抗疫的紧张与忙碌之中。
自1月23日之后,所有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其他抗疫工作相关人员,都被要求就近驻扎,与家人和朋友隔离开来。
“不过,幸好有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和陪伴,为武汉增加一份温暖。”身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刘晓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濡以沫成“家人”
刘晓芹是武汉两家全季酒店的店长,在武汉定居已经十余年。1月24日除夕当天,她接到了来自区防疫指挥部的消息:由于临时居所严重不足,自己负责的一家酒店将被用作抗疫期间医护人员定点隔离休息场所。2月15日,另一家酒店也被指定接待外援医疗队。
突如其来的消息,并未打乱刘晓芹的计划,“从疫情全面爆发的那一刻,我们就都做好准备了,希望有一个能为抗疫工作出一份力的机会”。
两家酒店分别位于武汉洪山区的光谷广场和沌口经济开发区附近,彼此相隔40公里左右。其中,光谷店主要负责接待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约有400人;沌口店负责接待一支来自黑龙江的志愿医疗团队,共102人。
服务于这两支医护人员队伍的酒店工作人员,除了刘晓芹之外,分别只有8人与5人,他们与这些医护人员一样,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过自己家。
何勇是沌口店的一名员工,这一个月来,他从未给家人拨打过视频电话,也从未发过一次朋友圈。何勇说:“我上次从家出来跟他们说是正常的春节值班,如果发了朋友圈或视频,怕他们猜出来平白担心。”
而光谷店员工夏惠莲,却有幸在几天前“回”了一趟家。那次,酒店因为要运送一批医疗物资出去,刚好经过夏惠莲家小区门口。刘晓芹就索性带上夏惠莲,让她顺便看一眼孩子、给家里送点东西,自己在车上等。没多久,夏惠莲就眼泪汪汪地回来了,原来“4岁多的孩子哭着想抱抱,但是小区大门被封起来了,只能远远看一眼”。
事实上,不止是何勇与夏惠莲,所有的工作和医护人员都承受着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不过,当这些离开了家的人聚到一起,相互扶持、共渡难关之时,他们已经逐渐成为了彼此新的“家人”。
“最困难的时候,医护人员和我们酒店的物资都很紧张,特别是防护物资与食物。不过,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为此私藏过,大家一直都是把所有的资源共享。”刘晓芹向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酒店自用的口罩,他们会直接放前台,所有人都可以自取;再如医生有时收到水果了,会悄悄给他们留一些,看到梨,大家谁都舍不得吃,要带到医院给病人,因为“吃梨润肺”;而酒店条件允许时也经常会准备一些银耳汤、茶叶蛋、鸡汤给下班回来的医护人员。
黑龙江医疗队把整箱的梨带去给病人
酒店将自用口罩等物品放在大堂与医护人员共享
酒店有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茶叶蛋、鸡汤等
时间久了之后,双方相处起来更是毫不“客气”。医生一回到酒店,见到工作人员就开始“唠唠叨叨”:这个病毒特别狡猾,一定要勤洗手,戴好口罩、护目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而酒店工作人员在给下班归来的医护人员消毒时,也丝毫“不留情面”:头发撩起来、手腕露出来、眼睛闭上,这些地方容易有病毒残留,一定要多喷一点。
工作人员为下班归来的医护人员消毒
“除了打招呼时,从平时的‘吃饭没’换成了‘你今天量体温了吗’,其他真的跟家里人没什么两样。”刘晓芹感慨道,毕竟是最苦的时候一起相互扶持着抗过来的,这份感情不是相处时间久就能替代的,还有那些“唠叨”,每一句都很暖心。
“武汉太美了,武汉人更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离不开各行各业有心人的帮助。
一天上午,刘晓芹刚从光谷店赶到沌口店,就得知有热心市民送来了4桶酒精和几箱水果,这两样物资在疫情期间属于稀缺物资,特别是酒精,每天给医护人员消毒都要消耗很多。
不过,当她打开装酒精桶时,闻到的却是一股浓郁的酒香。原来,这名热心市民竟是将价格高昂的高度白酒送来,想要给前线人员当酒精使用。刘晓芹从医生那里得知,高度白酒的杀毒效果虽然不能替代75%浓度的医用酒精,但在特殊时期,让医疗队成员深深体会到武汉人民最朴素的感谢方式。
而在武汉“封城”的一个月中,这样“可爱”的人还有很多。
赵彪在武汉经营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疫情爆发之后,理发店无法经营下去。不过,赵彪并未安心在家休息,而是在得知医护人员为减少感染、需要及时理发之后,果断联系了几名同行,大家一起做起了志愿理发师。
他的第一站,就在刘晓芹管理的一家全季酒店门前。
刘晓芹回忆道:“那天,他们从中午到晚上八点多,连续站立忙碌了8小时,一直在给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理发,少说有三四百人。”
而就在他们准备结束当天工作回家休息时,位于沌口的一家方舱医院又传来消息:当晚,一批医生要进舱,急需剃头。于是,赵彪几人马不停蹄,立刻又驱车40多公里赶往现场,直到凌晨十二点钟后,他们才终于能够休息。
理发师志愿者为医护人员理发
赵彪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回家休息的路,而黑龙江援鄂医疗队成员安月萍却因为在酒店待得无聊,想要在上班前悄悄出来散散步。
这天晚上的夜空很干净,点点星光点缀期间,街道上也显得十分空旷。“整座城市显得十分静美,丝毫没有‘生病’的样子。”这是武汉给安月萍的直观感受。
几分钟之后,就在安月萍打算返回酒店,准备接替方舱医院同事后半夜的工作时,一辆贴着“志愿者”字样的小汽车停在了她身旁。这名武汉司机也是从早上天刚亮就出了门,忙到半夜才准备回家。尽管十分疲累,不过他仍十分热心地停下来询问安月萍,是否需要帮助。
“在得知我是从外地赶来的志愿医生时,他再三表示了感谢,并一定要我留下联系方式,说不仅是用车,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他帮忙。”安月萍回到酒店时,原本因为长期隔离和高强度工作产生的郁闷情绪一扫而空。
“武汉实在是太美了。”顿了顿,她又补充道,“武汉的人更美。”
困难依旧重重
时至今日,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依旧严峻。刘晓芹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手不足,需要大量志愿者。
“平时我们的接待工作没有这么忙,但一个店的工作人员就有几十个人,而现在只剩不到三分之一。”刘晓芹直言,虽然疫情突袭,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非常高,“原本春节期间排班包括我在内就只有这14个人,接到通知的当晚,我们开了一个协调会,每个人都是自愿加入到其中,没有一个临阵退缩”。
让刘晓芹感动的是,越是这个时候,同事们的工作效率反而越高。
以光谷店为例,包括店长在内共有9个工作人员,因为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实行4小时工作制度,400名医护人员分成了6班,全天几乎时刻都有人要外出和返回。刘晓芹就把他们工作人员排了3班,每班3人8小时,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平均计算,他们每人每天需要接待45名医护人员,此外,还有隔离间、房间消毒等事项,工作量也不小。“医生护士们非常体谅我们,时常叮嘱我们要多休息,尽管自己也很累,但许多工作都不让我们插手,自己就完成了”。
工作人员对医护人员外衣集中消毒
让刘晓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深夜时分,沌口店医护团队迎来了一批4个集装箱、共4吨重的医疗物资。当时酒店只有3名工作人员和几名医护人员,大多还是女士,周围的街坊邻居看到了,都自发地赶过来帮忙卸货。就这样,所有人一起上,大家只花了2小时就卸完了所有物资。
其次,医疗物资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防护用品和酒精等。就在不久之前,一家医院因为防护工具不足,为了节省物资,许多人自发地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以减少更换防护服的次数。
此外,前几日刘晓芹还收到一家医院的浴帽求助,要求是“多多益善”。
刘晓芹马上开始联系全武汉十几家全季酒店店长,最终耗费2个小时收集了大约27000只浴帽,及时解决了这家医院的燃眉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华住集团一直在想尽办法,给予我们精神上和物质上足够的支持,而无论是我们全季酒店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还是那些默默奉献、默默支持的热心企业和市民,大家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这场疫情能够尽快结束。”刘晓芹说。
“一个都不能少”
这天早上,安月萍心情十分舒畅,因为她的老家黑龙江省新增病例已经为0,且湖北省新增病例数也在急剧减少,这个消息让整个黑龙江志愿医疗队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的实时数据,因为这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希望和曙光。”安月萍说。
2月21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再次以“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社区防疫工作,确保源头管控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尽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小区的封控管理不能有丝毫含糊和闪失,更不能有任何盲区、漏洞。”王忠林表示,要切实加强源头防控,坚决遏制住传染源,切断疫情的传播途径。
此外,对于刘晓芹而言,如何保障店里十几名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是她的首要任务。“好在大家工作时都在心里绷着一根弦。所有人都要健健康康的,疫情结束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
幸运的是,截至目前,刘晓芹带领的13名全季酒店工作人员与他们所接待的500余名医护人员未出现一例交叉感染情形,这让她辛苦之余,也颇为自豪。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工作之余,为了更好的进行自我排解和减压,酒店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拍起了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除了与家里人视频,我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拍短视频。”安月萍介绍道,医护人员常常一起拍摄记录工作、生活,或者介绍简单医疗防护知识的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互相分享。
医护人员休息时间的一段“尬舞”
刘晓芹也向记者表示,自己时常与医护人员聊天,观看他们制作的短视频,有很多实用的医疗知识和小技巧。她也经常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给对方,“我们越来越像家人了,想到不久之后就要分别,感觉真有点舍不得”。
记者 张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