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国汽车品牌扬帆出海
近期的慕尼黑车展,令欧洲对中国汽车品牌刮目相看。近日就连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CEO彼得·温宁克也一改以往傲慢姿态表示道,“中国人做事更努力、更专注、更快,他们前些天在慕尼黑举办的大型车展令人感到惊讶。”
欧洲市场,中国车企打开新增长空间
我国是汽车大国,拥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得益于近些年来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受到了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新能源车产业体系已经完备,产业链成熟且高效,近些年诞生出了多家竞争实力出众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它们纷纷开启了出海的新征程。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起我国汽车出口开始实现飞跃增长,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分别达201.5万辆、311.1万辆及294.1万辆,分别同比大增101.1%、54.4%及61.9%。
在全球“碳中和”大势下,新能源汽车成为“香饽饽”,加速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步伐。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3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占出口比重由2022年的21.83%提升至24.72%。
分出口目的地看,欧洲是我国汽车出口最大的市场。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高出我国汽车出口第二大市场亚洲出口总量比重的约10%。新能源汽车方面,由于欧洲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欠缺,且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较大,欧洲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不少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近些年来加速拓展欧洲市场,上汽(600104.SH)、奇瑞、吉利(00175.HK)和比亚迪(01211.HK)(002594.SZ)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已占据了一席之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至欧洲的销量比重已超过了41%。
中国车企出海前景广阔
在海外庞大的汽车市场中,欧洲市场并非是我国汽车出口的唯一潜力市场。从过往“战绩”来看,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我国汽车出口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在南美洲方面,根据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数据,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出口到南美洲的销量近些年得到迅猛增长,由2017年的7.3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18.8万辆。以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智利为例,资料显示,当前有超过20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智利市场。智利国家机动车辆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占据了智利2022年中轻型汽车的销售份额约33%。
此外,在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前十大国家中,只有三个欧洲国家,其余七个国家来自世界各大洲,并且出口至该7个国家的销量增长十分迅猛。
在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量达37.05万辆,同比飙升逾5倍。同时,我国出口至墨西哥、泰国和阿联酋等国的汽车销量在今年上半年均同比翻倍。
近些年,名爵、长安(000625.SZ)、比亚迪、奇瑞等中国品牌纷纷在墨西哥建立业务,在墨西哥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另据Marklines数据,今年上半年奇瑞、哈弗、吉利三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了俄罗斯汽车销量排行的前五名,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
同时,为扩大海外市场竞争力,我国不少车企掀起了海外建厂潮,加速布局全球产业链。
例如,比亚迪首个海外工厂在泰国落地,预计于2024年开始运营,同时比亚迪还将在巴西等地建设工厂;今年3月,哪吒汽车智能汽车生态智慧工厂于曼谷开建;今年2月,江淮(600418.SH)投资14.52亿元人民币与墨西哥当地合作伙伴在墨西哥爱达荷州建立合资工厂;上汽通用五菱今年4月表示,未来将积极扩大在印尼投资,更深入参与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生态建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内主机厂出海一方面可以实现更丰厚利润,海外价格的增长远高于出海带来的单车成本提升,还能延长车型生命周期,实现前期投资的再利用。
虽有曲折,不改光明前景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引来欧盟的担忧。为“保持竞争优势”,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3日宣布,将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不过,就目前来看,该事件仅是启动调查,相关措施最终是否会落地、何时能落地,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仅因产品来源地而做出市场排除的做法,将有违欧盟在世贸组织的承诺。”欧盟中国商会在冯德莱恩提出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后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彭波认为:欧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充满了矛盾,这一行动力度应该不会太大。同时,中国对欧洲出口企业多有“外资血统”,中欧利益紧密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欧洲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但在其余国际市场,中国汽车品牌亦不断突破并取得优异成绩。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势不可挡,过程或有曲折,但不改光明前景。
作者: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