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水涨船高,ETF迎黄金时代

国际金融报 2020-01-05 14:44

上海陆家嘴一栋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某公募基金的指数投资负责人张楚(化名)隔着窗户眺望远方:“去年错失了大把机会,今年想把ETF产品做大做强。”他深刻地意识到,2020年将会是指数基金的大发展之年。

过去两年来,国内公募基金市场上,监管持续加码,传统型货币基金规模持续缩水,同时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代表的指数基金投资热兴起。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近两年来,公募市场共成立109只ETF基金,最新场内份额合计达到4521.07亿份。

ETF管理规模水涨船高,市场分化明显,资金雄厚的大公司占据大头,苦于人力和运作成本的小公司所占份额甚少。行业主题与宽基ETF之外还会有新风口?降费率之战是否会愈演愈烈,后来者的市场空间还会有多大?多家公募基金和业内人士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市场分化已是事实,但市场也蕴藏着多个机会。

分化加剧

增长空间很大

2020年,多项政策将继续利好指数投资。

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将是2020年公募基金最大的看点之一。随着外资源源不断地涌入,A股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MSCI等全球主要指数将继续纳入A股,助推国内指数投资理念走向成熟。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3日,市场上存续的ETF共有264只。

基于宏观经济情况,2020年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阶段性筑底的时期,伴随各国政府有效的应对措施,经济回暖预期逐渐提高,这也将有利于指数整体向上。

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将施行。某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施行注册制后,市场题材股的炒作将会被削弱,自下而上精选成长价值股可能成为主流,但全面牛市的可能性不太大,散户投资者更适合去关注指数基金,比如ETF基金的投资机会。

围绕2020年指数基金投资机遇与挑战,建信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TF等指数基金投资机遇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从宏观经济环境而言,若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有望提升,投资者增配股票类资产的意愿可能上升;二是被动投资逐渐深入人心,投资者对被动指数类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认同。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指数基金将会一家独大。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认为,指数基金投资还将面临两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是市场波动上升,使得主动管理的空间变大,从而挤占被动投资空间;二是A股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给本土管理者带来挑战。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A股权益ETF份额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据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提供的数据,美国最大的SPDR标普500ETF规模约3000亿美元(彭博,2019年12月30日),而A股最大的权益ETF规模不到500亿元(Wind,2019年12月30日)。

“分化将继续加剧,资金是非常现实的,跟踪相同标的的ETF,资源多的基金公司或者是客户基础雄厚的基金公司规模自然就大。”招商深证TMT50ETF基金经理苏燕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龙头占优

小公司求突围

2020年,龙头继续占据大头,中小公司急需突围。

“今年产品规模不大,业绩也做得不好。”张楚表示,尚不清楚公司是否会将ETF基金列入2020年的发展计划,但在他看来,ETF基金将是未来指数基金投资组合的核心配置。

虽然近两年ETF基金迎来大爆发,但仔细观察数据便知,ETF基金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头部公司,1只股票型ETF首发份额突破100亿对它们来说轻而易举。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型公司旗下股票型ETF数量本就寥寥无几,场内份额还常年保持在10亿份之下,甚至2亿-3亿份。但张楚清楚地知道,2020年指数基金投资的热点就在ETF,如果不去尝试,就什么机会都没有。

有人质疑,ETF基金是否干脆直接交给头部公司做?中小公司一没人力研发产品,二没渠道销售资源,就算发行了新产品,单只场内份额还不及那些头部产品的一个零头。

中融基金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自2019年以来,国内ETF基金获资金流入的趋势明显,但公司层面宽基ETF头部效应突出,管理集中度非常高,从标的层面以沪深300中证500宽基为例,单一标的头部效应也非常明显,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宽基ETF市场基本被各大龙头基金公司占据,2020年ETF基金市场或将聚焦在行业主题类型上。苏燕青预计,2020年ETF发展趋势将继续延续2019年风格,细分领域主题将是各基金公司的主战场,目前宽基的竞争亦处于白热化阶段。而细分领域的主题将是更为广阔的市场,拼的是各公司指数编制或者指数选择的能力,若选择指数符合市场趋势,编制得到认可,将有可能突围。

头部牢牢占据着主要市场份额,中小型公司若想在未来突围,办法还是有的。

苏燕青表示:“分级基金的转型,可能会为基金公司衍生新的机遇,2020年是分级基金转型的最后一年,若分级基金转型为ETF联接基金,基金公司可发行对应的ETF产品承接其规模,分级基金规模可转为ETF规模。”

份额分化现象也可能会继续,但也孕育着很多机遇。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认为,与两年前相比,ETF市场份额占比出现明显的变化,不乏一些后来者对领先者发起强有力挑战的案例。

苏燕青认为,2020年科技类主题仍将是重要的布局方向。“参考成熟市场行业ETF的结构,科技是美国行业ETF中最大的板块,占整个美国行业ETF市场的33%,反观国内,科技类ETF的大发展2019年才开始,未来仍旧是比较重要的布局方向之一”。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认为,2020年最优秀的指数无疑是沪深300创业板中证500可能会相对更好一些。预计银行、证券、科技、5G等行业ETF也会保持活跃。随着金融开放力度增强,A股和海外加快接轨,未来ETF会面临更快、更广的发展空间,市场会进一步向龙头基金公司倾斜。

震荡为主

投资机会更多

2020年,A股或以震荡市为主,ETF投资机会也将更多。

多位公募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市场震荡调整时,对于投资者或是一个较佳的入场机会,ETF基金也有望进一步迎来资金流入。

“这两年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更加理性了。”华南某大型公募人士向记者感慨道,购买基金的散户投资者开始变多,也更偏好指数化投资。

2020年,个人投资者更应该如何选择ETF基金?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基金经理孙伟认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投资时间周期;其次,是基于风险偏好来选择标的;最后是选择指数环节,如果想进行5年甚至10年以上长期配置,为自己提供养老资金来源或者为子女提供教育资金的目的,可以选择长期配置投资方式以及投资标的。

孙伟表示,如果追求稳健型指数,可以选择大盘蓝筹龙头指数,或者银行等深度价值行业指数。如果没有任何偏好,可以选择哑铃型投资策略,选差异较大的两类指数资产。

行业主题ETF和宽基指数ETF是目前ETF市场的主力军。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两者适合不同类别的用户。行业主题类ETF一方面会吸引一些锁定行业未来发展且有一定专业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会吸引一些寻找短期交易机会的客户。宽基指数ETF产品结构比较简单明了,客户基础比较大,无论是初次接触股市的投资者,还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宽基指数都可以作为基础配置。”

对比来看,宽基ETF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上述人士认为,从规模潜力而言,投资者对于宽基指数的认知度高、需求量大。行业主题方面,行业内部个股集中度高、行业整体对个股替代性高的品种更容易受到特定投资者的青睐。

苏燕青认为,ETF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提升,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机构投资者的加入,将为ETF的发展带来更多方向上的可能性,各类型品种均有机会,短期高弹性的品种有需求,长期具有投资价值的品种亦有需求。

再降费率?

可能性不大

2020年,新基金低费率将是普遍现象。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买入ETF,2019年有部分头部基金公司将ETF基金管理费率降至0.15%,托管费率降至0.05%后,其他公司及时跟进,导致“价格战”白热化。

中融基金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市场环境还未成熟到低费率或者零费率运营ETF产品的阶段,真正的主战场还是在各家基金公司提供的差异化产品,或者是与指数公司定制开发的行业指数,或者是两至三个有效因子叠加的多因子Smart Beta指数。一味地追求低费率,可能会让公司负担更重的成本。

“ETF管理费最低为0.15%,已经非常低了,各基金公司再继续降低费率的概率不大。”苏燕青表示,2019年新成立的90多只ETF基金,50%的ETF费率在0.5%以下,25%的ETF费率在0.15%,绝大部分基金公司还没有享受到ETF大幅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费率就已降到很低,想在ETF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要负担较大的发行和运行成本。

基于A股波动较大的特征,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基金费率并不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对于ETF而言,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其业绩和流动性,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大大节省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其重要性也高于管理费的差额。

Smart Beta

站上新风口?

2020年,ETF市场有无新风口?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一方面,2020年被动指数投资的主题不再局限于宽基,风格鲜明的行业、主题、因子、商品、跨境等ETF也将受到投资者的关注,ETF的工具化属性日益凸显,逐步实现大类资产的覆盖。另一方面,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的多样化反过来要求基金公司加快完善自身的产品线布局,同时对基金管理人对各类产品的管理能力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如果2020年大概率出现结构性行情,大盘指数处于窄幅震荡状态。中融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局部行业机会更大,比如5G、新能源和电子。

在股票型ETF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宽基、行业主题ETF之外,还存在一种Smart Beta策略ETF?据建信基金相关人士介绍,该类型产品自2006年在国内成功“破冰”,但初期发展较缓慢,曾分别于2009年至2012年和2018年迎来两次发展小高潮。

Smart Beta是指在传统的指数投资基础上,通过基于某种确定的规则或算法优化证券组合权重分配,增加指数在某些风险因子上的暴露,以期在传统的指数投资基础之上获得相应的超额收益的指数编制方式。

“宽基指数的容量天花板高,行业指数容易出现一些‘风口’,Smart Beta指数如果设计得当会具备取得长期超额收益的潜力。”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

中融基金相关人士认为,Smart Beta有很多策略可进行实施,这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可以作为重点布局和赶超的方向,提供更多差异化发展的路径。

与主动投资相比,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认为,Smart Beta具有透明度较高,成本较低,容量较大,风险较分散化,可复制性较强等优势。海外Smart Beta已渐成主流品种之一,国内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但近两年投资者对Smart Beta产品的认可已有较大提高,相信一些投资逻辑清晰、容易理解的因子如红利、价值因子或能够进一步被大众所接受。

建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Smart Beta策略兼顾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双重优势,能够通过清晰可量化的规则,优化选股及组合加权方式,通过在某些风格因子上主动暴露来避免传统市值加权方法客观上带来的“追涨杀跌”效果,以提高指数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但相对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Smart Beta策略的产品取得明显超额收益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相对于行业类或主题类的指数基金来说,可能“爆发性”略弱。

基于Smart Beta类ETF的创新,市场还有基金公司正考虑申请主动管理型ETF。苏燕青表示,当前证监会已受理的指数增强型ETF即是主动管理型ETF的雏形,Smart Beta类ETF本质上仍为纯被动的ETF产品,主要原因是其通过指数化的方式将其增强策略或者投资策略固定下来,后续跟踪产品仍然为完全指数化的投资策略。

“但不同于业界所说的Smart Beta类ETF,指数增强型ETF或者主动管理型ETF的投资策略具体如何实施和执行并不对外公布,避免了投资者对投资策略的模仿和超额收益的侵蚀,且Smart Beta类的调仓频率根据指数调整频率进行,而指数增强型ETF或者主动管理型ETF的调仓节奏相对更为灵活,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苏燕青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 夏悦超)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