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币科技:2019财年员工削减17%,未来路向何方?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12月16日,火币科技(01611-HK)(前称:桐成控股)迎来改名换姓后的首份财报。改名转运的说法并未在火币科技身上应验,迎着它的是一份亏损的成绩单。
全年净利由盈转亏,员工大幅削减17%
据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火币科技的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6%,至3.12亿港元,近两年来首度出现营收负增长;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607.6万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659.1万港元,上市至今首度出现净利润亏损;每股约亏损1.989港仙。
分业务来看,截至2019年9月30日,螺管线圈、电动工具充电器、印刷电路板组装、零件装配、提供数据中心服务及云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62亿港元、3944.2万港元、4915.3万港元、2734.9万港元、246.1万港元(两个月收入)及3178.8万港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51.91%、12.63%、15.74%、8.76%、0.79%及10.18%。由此可见,火币科技的99%的收入来源仍是桐成控股此前的电源和电子零部件的代工生产及电子制造服务业务,而年初被外界吹捧的区块链技术相关的科技业务收入连1%都不到,可谓是“雷声大雨声小”,不中用。
在经营业绩出现亏损的同时,火币科技资产负债结构及经营现金流表现并不佳。截至2019年9月30日,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7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90万港元流出330万港元。同期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78.73%,高于65%的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且与目前各行各业弱化杠杆的融资环境显得尤为格格不入。期内火币科技的借款年化率浮动区间也提升了一个百点,至4.0%~5.5%。在业绩亏损之际,加大有息负债的举措是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火币科技2019年财年的员工有672名,较去年811名员工,减少139名员工,约削减了17%。至于为何大刀阔斧削减员工,火币科技并未在财报中说明,但结合上述资产负债率及经营现金流来看,资金面紧张是对火币科技发展困境最真实的写照。
数字化货币业务注入无望,火币科技路向何方?
火币号称全球最大数字化货币交易平台,将相关业务及资产注入不就可以扭转火币科技亏损的业绩了吗?
火币将核心资产业务注入到火币科技的这个办法短时间内是行不通的,具体受以下三点因素影响:
第一点,数据货币交易目前并未实现合规化发展,仍存在较大的监管难度,监管局不会自找麻烦。
火币旗下业务包含火币交易所、钱包、投资、HT生态基金,孵化器、矿池、资讯、研究院等业务,其中核心资产便是火币交易所。火币交易所主要从事数字化货币交易。数字化货币业务目前在全球备受争议,该领域是否具备实际价值的业务人云亦云,行业监管更多靠主观判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及变数,风险自然就大。
第二点,数字货币业务在国内市场越来越难做,寸步难行。
目前,我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越来越严,部分地区加大力度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摸排整治活动。例如,11月15日,为防范借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宣传,炒作虚拟货币死灰复燃,根据国家互金整治办相关部署,将对上海辖区内的虚拟货币相关活动进行摸排。
第三点,火币自身存在的不少问题需要整治。
业务方面,火币的线上期货合约交易,可能触及到香港证监会警告虚拟货币期货违法风险的红线;火币创始人李林旗下资产频繁爆出问题,例如李林旗下新三板公司被列经营异常、旗下火币网工商失联半年未销等等。
由此可见,从监管环境及火币自身问题来看,即便是核心资产火币交易所相关业务的注入,也不一定能为火币科技带来现阶段的业绩良性增长,反而会引入不确定性的风险。
核心资产注入的方式走不通,咋搞?
据2019年财年中展望一栏显示(如下图所示),“本集团亦拟通过联合办学及培训或其他方式,向不同机构或政府组织推广区块链技术,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并拟在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市场进行业务布局,以金融持牌机构为抓手,为虚拟资产行业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说白了,火币科技想借用火币平台在区块链技术沉淀,衍生出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产品服务,聚焦数字金融产业。
据财华社了解,火币目前旗下拥有火币云、火币区块链等技术服务类的产品。因此,不排除火币未来会将火币云、火币区块链等技术服务类的产品业务直接注入到火币科技这个“新壳”上。火币云及火币区块链技术服务类产品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能否在百舸争流的业态下,占有一席之地,且看且行。
作者:沈少鸿
编辑: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