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德科玛半导体董事长李睿为:我没有“失联”南京项目会负责下去
《科创板日报》 (上海,记者 吴凡)讯,“谁说我失联了,我手机24小时开机,微信也在,人也没有跑到国外去”,当《科创板日报》记者在浙江宁波奉化见到李睿为时,他不断澄清。
身着红色羽绒服,戴着黑框眼镜,李睿为见到突然登门的记者并未表现出惊讶,且面带笑意,这倒与记者想象中“警惕”、“狡黠”的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
在媒体的报道中,李睿为被形容为一名“投机者”,三年内于南京、淮安、宁波三市落地项目皆烂尾,但在李睿为的叙述中,情况却并非如此,而随着整个事情的复盘,更多的细节与人物亦“浮出水面”。
短暂的淮安经历
码扬(上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码扬”)是整个事件的开始。
李睿为曾是上海码扬的股东,其团队内包括夏绍曾,后者目前是上海码扬的股东与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前身为淮安德科码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德淮半导体”)的董事长,这是后话。
据李睿为叙述,上海码扬曾与SONY达成一项协议,前者将团队中的9个人派到SONY日本总部学习技术,为期一年,回国后帮助SONY做技术服务,即作为SONY的FAE(现场技术支持工程师),同时帮助产品做销售,即“码扬希望有CIS的产品切入市场”。
李睿为补充称,2015年11月,日本东芝找到上海码扬也想与之合作,码扬跟东芝希望按照索尼模式,双方互补,通过FAE技术能力,进行产品代销。
但产能是问题,比如SONY的CIS产品几乎被苹果拿走。为此,各方协商,不如在国内建一座代加工厂。
近年来力争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江苏淮安淮阴区成了项目的首先之地。天眼查显示,德淮半导体成立于2016年1月19日,彼时股权结构:上海码扬持有30%股权,淮安相关国资持有70%股权。
李睿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 “在上海码扬的股权结构中,我个人投50万美元,团队投100万美元,夏绍曾当时没有进行资本投资”。
李睿为称,尽管夏绍曾当时并没有出资,但他是该项目的主要经营者,德淮半导体项目是由夏绍曾跟淮安政府促成的。“在管理上,我当时担任的是战略合作室总裁兼股东,并没有担任过法定代表人”。
依照规划,德淮半导体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一期为年产24万片12英吋半导体晶圆厂,项目以自主设计的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为主,并且德淮半导体还取得了工艺和技术授权。
不过,在德怀半导体公司成立不到4个月后,李睿为选择了离职。他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提供的一份邮件截图复印件内容为:发出此邮件代表本人于2016年5月1日正式解除我在淮安公司的各项职务。发送日期为2016年5月17日,抄送人为张志沧、夏绍曾,此二人现为上海码扬的监事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此后在2016年7月1日,李睿为在上海律师事务所签约,将投资上海码扬的50万美金对应的股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夏绍曾。
对于匆忙离开淮安项目的原因,李睿为称是与夏绍曾在经营理念上存有不同。李睿为强调,其离职后德淮半导体发生的任何情况都与自己没有关系。
对于李睿为上述说法,《科创板日报》记者尝试联系采访德淮半导体公司,但话音传来电话已停机的人工语音。
“另立”南京项目
离开淮安后不久,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巨头之一“以色列塔尔半导体公司(Tower Jazz 以下简称“塔尔”)”找到了李睿为,邀请其以原投资协议下的德科码(南京)为主体,与南京开发区方面投资方(中投开元)合资,在此之前的2016年4月18日, 塔尔已经跟南京开发区方面直接接触,双方同意启动落户南京事宜。
据了解,德科玛南京项目共分为三期,一期项目为一座8时晶圆厂,以电源管理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生产为主,预计投产后产能可达4万片/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产品需要很好的生产技术,若缺少好的专利保护伞,投产后容易引起费时费力的专利纠纷。
如何将这座专利保护伞高高的撑起,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最为便捷,“我们就向塔尔买技术,当时谈的是6000万美金(授权专利),约在2017年2月至3月,各方签署的技术转让协议,实施分期支付”,李睿为回忆道。
此外,一个新建造的芯片厂房,若没有新客户,没有订单,一切亦无从谈起,因此在购买技术外,各方还约定,塔尔需要负责把德科玛南京50%的产能填满,”“50%的订单是一个厂的生命线,有了一流订单的保证,开新厂也就不怕了”。
项目在投产前就已具备了订单、团队、技术等方面支撑,就只等“东风”——资金的投入。
李睿为称,整个项目的投入需要约55亿元,其中第一阶段的厂房和机电等建设需要投入12.5亿元。
12.5亿资金如何筹集?有知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当时是准备设立一个12.5亿元的基金架构,其中劣后级2.5亿元,优先级10亿元,“2.5亿元是丰盛(丰盛集团)提供的”,李睿为称。
得益于这2.5亿元,德科玛南京于2017年8月份先支付给塔尔2000万美元的专利授权款。此后又在2019年2月份,再向塔尔支付了1000万美元,“这部分资金是南京经济开发区(下称“南京开发区”)以债的形式提供的,”李睿为透露。
但剩余的10亿元资金却迟迟筹集不到,这也是造成德科玛南京项目遭遇停工的主要原因。
李睿为解释称,当时苏州信托愿意配资10亿。(2.5亿劣后的前提)要求南京开发区提供退场机制的担保。彼时南京开发区提供的平台公司信用不足,因此没有成功,错过了最佳时机。而当时德科码南京尚在建设阶段,没有资格担保苏州信托要求的退场机制。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表示,上述情况可能类似于对赌,“如果基金投资项目没有顺利推进,由劣后买断优先,这中间需要担保方”。
“前财务长”被诉
李睿为认为,基金没有落实,除了“担保”因素外,还与德科玛南京前财务长有一定的关联性。
该前财务长名为陆俊濠,据李睿为介绍,“其在德科玛南京的任职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主要负责基金的募资,财务规划,期间其找来了信达君合筹办资金,但之后产生了矛盾
天眼查显示,针对德科玛南京与陆浚濠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南京中院于今年1月正式立案,但在今年3月份,德科玛南京选择了主动撤诉。
“这其中发生了一些情况,但后续公司会继续对其提起诉讼,公司被伤害,身为高层的财务长的责任,不是离职后就算了的”李睿为认为。
另外,在2018年10月,信达君合退出了南京晶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即上文提及的基金,下称“南京晶芯”)的股东层,目前后者持有德科玛南京56.38%股权。
《科创板日报》记者尝试联系陆俊濠,但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另外记者还尝试联系了曾在德科玛担任董事,在南京信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监事的高昌荣,不过在提示音响了几声之后,电话被挂断。
复杂的行业“心态”
在基金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后,李睿为和他的团队,以及南京开发区一直在另外寻找资金,尤其在2017年至2018年,双方都在努力找资金。
有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资金迟迟筹集不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半导体行业的投资环境。
从2015年开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突然一下子热了起来,当时很多资金准备往行业里涌入,但真正投资的是国有资金,民营资金投入半导体行业的则很少,“因为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很重,见效很慢”。
上述知情人士还提到,投资人的顾虑还在于,看不到政府“实际”的资金。
李睿为向《科创板日报》表示,南京当地政府目前的投资金额约为3.7亿元,但是以债的形式,而非股权的形式。《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德科玛南京的股权结构中,亦未看到国有资本的身影。
目前,李睿为的关联公司Tacoma Technology Limited持有德科玛南京43.62%的股权,不过李睿为称,其只是以经营团队的领头代表,先开启股权参与的意向,以及支付经营管理所需先期费用,进行入资。
李睿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多次声明,其会对南京这个项目负责下去,也希望这个停工的项目能够重新启动,拿到资金会首先支付员工,“有资金接盘我们都很愿意,只要对这个项目有利,任何要求都很愿意接受,自己也不介意股权被稀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李睿为在宁波奉化注册成立了承兴(宁波)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兴半导体”)。
对此,李睿为称,这里主要是设计中心,除了设计产品外,也会去设计研发生产基地所需要的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京工厂要想做大,不能一直是代工厂,升级成一个技术支持的基地”。
当然,筹集资金,让德科玛南京项目“满血复活”是头等任务,“我们一直都有跟南京开发区在保持联络,也不排除三方(德科玛南京、塔尔、南京开发区)近期再聚在一起协商”。
另外,对于近期盛传的塔尔将在国内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的事项,李睿为郑重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塔尔仍然对德科码南京高度肯定支持态度没有变化!2018年8月15日签署的三方协议仍然有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