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开门红!重点城市元旦新房成交回暖,港A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全线爆发
港A两地房地产股及物业管理、家居、建筑装饰等相关产业链股集体走强。
港股内房股中,旭辉涨超13%,绿城中国、龙湖集团涨超11%,时代邻里、宝龙地产涨超10%,中骏集团涨超9%,富力地产、龙光集团等跟涨。
A股地产股中,新华联、三湘印象、新城控股、中南建设涨停,华发股份涨超8%,滨江集团、金地集团、招商蛇口等跟涨;厨卫电器股中,火星人涨超13%,帅丰电器涨停,亿田智能、老板电器等跟涨。
元旦假期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超两成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超两成。其中广州表现亮眼,增幅1.3倍,北京、上海紧随其后,分别上涨80%、74%。但三四綫城市依旧低迷,整体需求尚待恢复。
另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成交前十榜单中有4个项目均价在6万-9万元/平方米之间,其余均是3万-6万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假期就3天,但从成交榜单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项目签约均超过200套,且这2个项目均位于青浦徐泾。同时,元旦假期有1个项目入市,面积2.4万平方米,共推出200套房源,网上报均价9.5万元/平方米。
另外,河南省昨日(1月3日)召开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表示,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
对于短期预判,陈文静称,2022年底,中央及监管部门频繁释放利好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在“支持住房改善消费”“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背景下,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或继续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其中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空间亦较大。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持续优化,叠加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从全国来看,因居民收入预期、房价下跌预期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全国市场企稳时间最早或在2023年二季度。
限购限贷政策放松持续
经济日报发文指出,房地产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深度调整的一年。这一年,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销售面积、销售额,以及房价等指标均出现了同比明显下降。
2022年宽松政策递进加码,11月三箭齐发成为转折点,料2023年基调将更加积极。外需回落、消费不明朗背景下,2023年“稳地产”是“稳经济”的确定性抓手,中央调控有望通过更加积极的定调进行预期引导,突破现有框架对市场量价进行调节,一二线城市四限政策宽松空间仍将进一步释放,供给端融资支持也有望在更大范围落地。
过去一周(12.27-1.2)内,楼市新政接连颁布,政策放松趋势已经相对明确:
央行:再提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银保监会:不得以信托业务形式开展为融资方服务的私募投行业务,坚决压降影子银行风险突出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发改委: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常会的部署,扎 实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住建部:增强房地产市场韧性。
深交所: 加快 REITs 常态化发行,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深圳:暂时停止适用《条例》部分预售 监管资金有关规定。
成都: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可在对应限购区域购买一套住房。
重庆:优 化商贷住房套数认定。
北京:租住保租房可提取住房公积金。
广州:深化二手房“带押过户”与 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
东莞:全域暂停实行限购政策。
安徽蚌埠、长春:提高多子女 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
绍兴:房票使用范围扩大至二手房。
大连:契税最高税率由 4%调降至 3%。
福建漳州:进一步拓宽购房补贴范围,全面实施“带押过户”。
嘉实京东仓储 REIT询价结果为 3.514 元/份,网下认购 126.04 倍,公众投资者份额预计 1 月 5 日至 6 日发售。
长沙、济南、武汉完成又一批次集中供地。
2023年基建、地产或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光大证券认为,2023年基建、地产或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2022年12月28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仍将是23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结合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框架下,破净国企估值有望修复,再融资政策放开亦将助力建筑央国企业务拓展加速。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未来需求侧支持力度或将持续加大,支撑市场逐步复苏。去年11月份以来,行业供给侧政策持续出台,在房企融资“三箭齐发”、保交楼专项借款、预售资金监管优化等措施落地后,供给侧政策基本应出尽出。预计未来高能级城市四限的适度宽松、房贷利率的持续下调、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政策仍然可期,需求侧的宽松将支撑2023年市场销售复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