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抢投,估值超140亿?安徽老乡干出一个新材料独角兽!
最近,新材料领域频频出现大额融资,十分吸睛。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先导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薄膜”)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45亿元人民币,可以发现,本轮投资方阵容也是“星光璀璨”,不少明星机构参与其中,市场信息显示,其投后估值或超过140亿元。
先导薄膜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真空镀膜用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公开信息显示,旗下产品系列包括高纯金属、合金、贵金属及陶瓷材料所制成的靶材、锭、颗粒及粉末,目前向全球各行业客户供应溅射靶材,包括碲化镉靶材、铜铟镓硒靶材、ITO靶材、铟靶材、贵金属靶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显示、光伏、半导体、精密光学、数据存储及玻璃等领域。
事实上,早在2021年12月,先导薄膜就收到了资本递来的橄榄枝,完成了超1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参投机构众多,也是很抢眼。
作为一家成立超过五年的靶材供应商,先导薄膜算是跑了出来。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材料赛道上有不少所谓的“黑马”杀出重围,其实这也算是吃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红利。
01
人人争抢新材料
如今,新材料这个概念很火,毕竟半导体、光伏等重要风口都离不开它,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就拿先导薄膜的主要产品——靶材来说,它是高速荷能粒子轰击的目标材料,具备“小而美”的属性,常见的有铝靶材、钛靶材、钽靶材、铜靶材、ITO(氧化铟锡)靶材等,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靶材市场规模约188亿美元,我国靶材市场规模达到46亿美元。而随着各领域的技术变革、产能转移和扩张,对相关靶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块潜力满满的蛋糕并没有让国内的入局者们尝到太多的甜头。事实上,全球靶材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日本、美国等在高端溅射靶材领域有着较大的话语权,JX日矿金属、霍尼韦尔、东曹和普莱克斯这四家公司基本占据了全球靶材市场80%的份额,而与之相对,我国在这方面的国产化率较为低下,进口依赖度较高,即便是入局其中,多数企业也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难以满足高端产品的需求。
显而易见,在高端制造上的“卡脖子”问题凸显,于是,一些有志之士试图打破这一窘境。
02
加快国产化进程
先导薄膜的创始人是朱世会,来自安徽蚌埠,是个60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投入到稀散金属行业中,工作期间,朱世会发现国内材料行业面临着“卡脖子”的难题,在欧美、日韩的不少企业拿捏着高纯度稀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提纯、生产等核心技术,于是他心有不甘,决意突围,开始拉资金、招人才,1995年他成立了先导集团,聚焦稀散金属全产业链,业务包括稀散金属、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服务。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先导集团收购优美科ITO靶材业务和合资企业100%的股权,并更名为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后来又在安徽合肥设立了先导薄膜,建设新的靶材制造工厂,供应显示、半导体行业所需的高端溅射靶材。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选择了合肥?这是个好问题。
作为一座历史超过两千年的古城,合肥地处我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如今它的代名词又多了一个,那便是“最牛风投城市”。
近年来,合肥重视新产业的发展,不断补短板,重点建立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高新产业体系,支持了京东方、蔚来、长鑫存储等明星企业的发展,进而为自身赋能。
合肥六大产业,图片来源:合肥统计局2021年数据
而随着这些关键产业的规模不断增长,当地的相关配套产业链的发展也不能落后,高端光刻胶、湿化学品、溅射靶材等关键材料也需要投入,于是,不少具备“稀缺性"的项目被挖掘出来,试图形成产业协同,提升竞争力。
先导薄膜可生产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的溅射靶材,尽管近期受外部环境、行业周期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在二级市场上半导体板块的表现出现了起伏,但围绕这些重点风口的高端材料国产化的进程依然在加速推进中。
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对于靶材的性能要求较高,且靶材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例如,需要看纯度(对高纯金属纯度的控制及提纯等),以及有一个较长的验证周期(一般认证周期2-3年),存在严格的供应商认证机制,准入门槛可不低。如此一来,在发展探索的过程中,钱、人才、时间等要素缺一不可。显然,入局者只有在技术、产品质量、后续服务等方面做出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撕开一道口子,获取更多的业务合作,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03
结语
如今,新材料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创新,它在半导体等关键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这一赛道上不断有独角兽跑了出来,毕竟关键材料的空白亟待被填补,国产化需要更进一步。而从长期来看,半导体板块等的投资机会也会集中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逻辑上,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