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估值?60后湖北老乡创业,干出一个锂电“黑马”!
新能源赛道向来不缺资本的垂青。
近期,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通高科先进材料”)完成了超5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其背后的投资机构都来头不小,蔚来资本、小米集团、晨道投资、君川资本等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几轮的融资中,还出现了红杉、金石投资、海富产业基金、凯辉基金、中比基金等机构的身影。根据市场消息,其估值或达到了180亿元。
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成立于2016年,专攻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
要知道,目前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赛道的标的只多不少,公司如何得到众多大佬的青睐,还是值得说道一番。
01
60后回乡创业
融通高科先进材料的发迹离不开创始人何中林,他是个6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湖北大冶人。
图片来源:官网
1991年,何中林毕业于湖北理工学院电气自动化系,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了黄石起重机械总厂去工作,凭借身上的这股钻研劲儿,先后任技术组长、销售工程科科长,成为黄石中型企业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1994年,何中林的职业生涯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被邀请并加入到了黄石捷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起草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第一批银行卡招标书,成为了银行卡专家。
随后,他继续求学,2001年何中林毕业于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2年,他从黄石捷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辞职,开始自己创业,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建了北京融通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它的主营业务是以芯片设计、密钥认证技术为依托,在智能仪表(水电气)行业推广应用安全芯片(ESAM)、IC卡、密钥系统、主控MCU及电子模块产品;在金融电信领域推广应用金融IC卡芯片、移动通讯芯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数据显示,公司已发展成为以融通高科、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融通高科创投为三大骨干企业的集团公司,自2011年起集团年均销售额超过10亿元,资产规模超过5亿元,年均对外投资额超过3亿元,融通高科创投已成功投资近10家上市企业。
具体来看,何中林瞄准了他认为的潜力行业——锂电池,2016年他带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意,回到大冶,创立了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02
产能、技术是重点
我们不得不相信何中林的预判,他确实押对了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使得行业呈现了高景气度,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万辆,同比增长157.6%,预计2022年这一行业也将保持高增速的势头。
承接这股热浪,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备受关注。其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最高,且它在性能、价格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拿捏了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命脉。 而在这其中,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是市场上主流的正极材料。
具体来看,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或达到60%,全球磷酸铁锂中长期渗透率有望达到35%。
公开信息显示,本文的融通高科先进材料聚焦磷酸铁锂,目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力、5G通信储能系统以及消费类电子领域。
显而易见,它站上了风口,不过想要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依旧需要在技术、产能上多下功夫。
一方面,入局者们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降本增效是必然。要知道,此前在供需出现明显失衡的背景下,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处于一定的价格高位,使得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经历了暴涨,成本不断上扬。
如今,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不少电池厂商都在试图纵向深化一体化布局正极材料,加强与镍、钴等资源厂商的合作,以缓解成本高压,来保证供应,从而实现自给自足。
这对于正极材料厂商们来说,如今要面临的挑战自然不小,抢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赛道也越来越卷,那些一体化操作或会打破相关业务合作的稳定性,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只有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取得优势。
第二,保证产能跟得上市场需求也是当下入局者们的必行之举,动力电池赛道已然迎来新一轮的“扩产潮”,正极材料这一关键环节自然不能落后,毕竟产能规模大也是一大竞争优势。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融通高科先进材料已建成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线,正在扩建超30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循环利用产线。
目前国内的正极材料行业集中度并不算高,可以发现,近年来,这一赛道上不断涌现出所谓的“黑马”,融资融得快,频频受到各路资本的关注,客户也覆盖得广,在一定时期内带动了业绩的增长,进而提升了估值,不过头顶着高预期的光环,谁会成为那条真鲶鱼还有待观望。
03
结语
在宏观环境呈现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些符合国家长期战略发展方向的板块向来备受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势头正盛,电池作为关键的一环,已然成为入局者们想要攻克的高地,电池材料自然也成为了“香饽饽”,各路人马正在集结,只有在技术、产能等方面建立高壁垒的标的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