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焦灼,如何应对?
人民币汇率不断下滑之际,央妈出手了。
很多外界的解读为央妈降准,但仔细看其实没这么乐观,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的目的主要对对冲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而且规模上看也不是很大,今天的市场反映有一定的上涨,但总体上算不上很积极,很多连夜赶稿的乐观自媒体今天都被打脸了。
眼下,市场的风格,仍然高低切换为主,距离下一次结构性机会,仍然需要漫长的等待。
01
成长股分化
今天盘面上,成长股有涨有跌,光伏反弹比较多,锂电也涨了,但锂电的超级龙头却跌得比较多。
很多观点将其归咎为消息面上,宁德时代和永兴材料的合作告吹,市场顺势将其解读为宁王伸向上游受阻,影响其产业一体化方向的进展,不过这只是短期的利空,以宁王的议价能力,即使不向上游延伸,上游也不可能对它造成实质性威胁。
原因很简单,一来锂矿的资源储备并不稀缺,而且不像石油煤炭,用完了就没有,锂盐是可以循环再用的,只不过现在的回收技术和成本还需要突破;二来,以锂电池现在的行业格局,宁王一家独占过5成的国内市场份额,全球市场份额也超过3成,议价权足够强大,不仅完全也可以hold得住上游的成本,也可以自如地向下游传递;第三,锂矿属于周期性行业,有涨就必有跌,虽然这一年锂矿厂赚得忘乎所以,但2019年的时候,可以亏到无地自容的状态,换句话说,下游顺其自然就行,上游自己会调节。
真正对动力电池企业有潜在威胁的,是车企本身。
车企这一年饱受动力电池中上游涨价的负面影响,已经很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掌握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性,有不少车企其实已经在大力投资动力电池,甚至是上游的锂矿,典型的如比亚迪、广汽集团,这一股力量究竟会不会令到动力电池行业格局生变,还不得而知,但潜在的扰动却是非常强烈。
从底层来看,动力电池有技术壁垒,但这种壁垒并非无法突破,即使是产能方面,要是不差钱,也可以突围,车企在这两方面,特别是一些大型国企,财大气粗,区别只是管理层有多大的动力去干一番事业,而非只是考虑自己的仕途,过分求稳。
如果车企大规模进入动力电池行业,虽然未必能够将宁王拉下马,但有能力稀释其市场份额,从而对其估值造成影响。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催化,动力电池公司基本都被推到很高的估值水位,而且基本也计价了对后续的增长预期,行业如果没有太大的格局变化,要维持现有的估值水位,当然不会很困难,但万一格局来个大变化,那现有得估值水位肯定很难维持。
不管怎么看,动力电池赛道都已经很拥挤,虽然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上半场没有结束,后面还会陆续有技术创新发生,直到续航、充电优于燃油车,但由于炒作太狂热,后续可以挖掘的估值提升空间其实相当有限,动力电池的炒作肯定还会有,但是从风险的角度,我就反而看到更多的暗流涌动,所以还是建议谨慎为好。
02
市场传闻,真假难辨?
在成长股持续回调的情况下,传统板块却迎来不错的表现,比如地产股、消费股。
市场也在传言,国家会再次刺激房地产。不过相信这只是一厢情愿,地产行业虽然在经济总量的占比不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但问题在于所需要的配套很多,如货币、债务等。现在看来,这些配套能够施展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更重要的是,现在整个经济都在承受着过去多年房地产过度发展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走过去的老路,无异于再一次饮鸩止渴,在短暂的“快乐”过后,是长期的“还债”过程,这一点相信上头已经看得很清楚。
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传出房地产刺激的消息,但是过去一年多,并没有哪次真的应验,反而时不时给你一个惊吓,例如烂尾楼。
这一次也不会例外,房地产股这次的上涨,更多的只是高低切换,因为没有未来增长预期的行业,资金顶多也就是暂时找个避风港,不会长期停留的。
至于消费股,之前的预期其实是不错的,我们在前期的文章,包括每天的直播间也分析过,市场对它的期待也是不错,后面又有中秋,又是国庆,但最近疫情又开始反复,甚至出现一些城市加强封控,对于消费股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白酒这些板块也出现回落。
从质地上看,尽管都是身处饱和行业,但消费板块无疑要比地产板块好,刚需性摆在那,属于长做长有的行业,加上一些细分板块的逻辑比较坚挺,比如白酒,消费板块还是可以多看一眼。
只是,从大的发展方向上看,消费股拔估值的时期已经结束,增长动力更多是匹配GDP,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即使逻辑坚挺如白酒,如果提价能力趋弱,也是很难有超预期的表现。
所以,对于消费股的预期,不能够再拿过去辉煌时期的逻辑来套,只能继续当做价值股。另外,也可以发掘一些新兴的消费场景,或者新的消费方式,也只有这些地方,才可能展现一定的增长性。
至于具体的板块,每天格隆汇视频号的首席直播,以及每周三的《首席学苑》,会跟大家做详细分享,还请大家多关注格隆汇APP视频号的直播。
03
后市怎么走?
关于后市这个话题,首先还是亮出结论:仍然有很多迷雾待揭开。
最大的一个,无疑是下个月最重要的会议,因为这个会议直接决定了未来10年中国的发展方向,在现在全球局势迎来剧变的年代,资本市场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大方向的确定性,我们期待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比较大的一个,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现在市场都倾向于认为美联储,会趁着现在美国经济数据还可以的时候,下重手搞定通胀问题,向着其承诺的“将通胀控制到2%”的目标前进。
综合市场的种种观点,加息75个基点应该不会太大问题,其实现在的资本市场已经再用实际行动price in这个预期,所以我反而会认为,即使最后的结果就是加息75个基点,也不必恐慌,反而有可能因为靴子落地,利空释放,出现反弹。
尤其是对于投资美股的人,实际上可以适当乐观一点,至少短期看应该如此,经济数据不错,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担加息的成本,同时,大幅加息也可以解决高通胀问题,短暂的痛苦之后,是更好的经济表现,经济有支撑,股市也会逐步向着好的方向走。
其他的不确定性,较为重要的,是国内的疫情防控,放开与不放开,都是很难的选择题,因为不管采取哪一种,都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这里面不仅有经济成本,也有社会成本,最终极的期待,要么出现特效药,要么就是人类自然适应了病毒。
太多的迷雾,也注定了这两个月,不管是港股、A股,还是美股,都是震荡为主,不可能出现周期性的反转,更不要说悠长的主升浪。
04
结语
记得上半年但斌清仓旗下产品持仓的时候,说过最好的机会可能会在下半年,但是6月份的上涨,市场的乐观情绪爆棚,但斌被人笑话过于保守,错过机会,现在看来,他并没有说错,6月份的行情,更多是跌多了反弹,以及对于国家稳经济动作的认可。
在6月份,上海解封、国家稳经济政策不断释放的时候,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错觉,以为一些苦日子都结束了,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如果再看股市表现,很多当时涨上天的股票,现在都跌回原形,甚至破了新低,如电动整车。
现在,形势似乎又再一次出现压力,在内生增长依然乏力的时候,唯有寄希望于国家再一次出手,用大量的政策托起经济,如果如愿,再一次出现6月份的景象,都未必不可能,但如果没有,低迷的行情仍会继续。
所以,对于未来,可以乐观,但不能盲目,在一切都没有最终结论的时候,多一分谨慎,多一分风险意识,并没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