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50%,“铁大”引爆行情!
昨日机器人板块爆发,智云股份、奥拓电子、胜利精密、华明装备等涨停。自4月27日以来,机器人概念板块涨超50%。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和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点燃行情是小米最新亮相的人形仿生机器人“铁大”——CyberOne。人形机器人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这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
1
人形机器人:“铁大”和“擎天柱”
8月11日晚,雷军展示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昵称“铁大”。
“铁大”身高177CM、体重52KG。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虛拟重建,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能实现各自由度0.5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另外,“铁大”具有情商、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锐、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可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四肢强健、动力峰值扭矩300Nm等领先技术能力。简而言之,模拟人并希望能超越人。
据雷军介绍,人形机器人需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小米极度看好智能机器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每台大概六七十万元,尚无法实现量产,小米将持续在这一领域耕耘。
在铁大推出前,2022年6月21日特斯拉CEO马斯克重磅宣布,将于今年9月30日推出TeslaBot“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马斯克宣称“擎天柱”的开发优先于特斯拉一些即将推出的车型,第一版机器人有望在2023年投入生产。
擎天柱身高1.72m,重量57kg,负载20kg,手臂附加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8公里/小时;面部有一个屏幕,可显示具体信息;有人类活动水平的双手,四肢由40个机电执行器控制;双脚可感应反馈,实现平衡和敏捷动作。
擎天柱头部将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芯片,与汽车共用AI系统。擎天柱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代表特斯拉在人工智能上迈出了一大步。
考虑到机器人是基于特斯拉自身具备优势的自动驾驶技术进行开发,在定价上可能会更亲民。早在今年4月,马斯克在采访中表示:若未来两年内擎天柱能够量产,在规模效应下,机器人成本比汽车低,预计售价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74万元。
2
技术降本是人形机器人关键一步
从产业变革角度上说,擎天柱的发布可能引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一旦擎天柱成为现象级的新品,将带来整个产业链迈出商业化的一大步。
而能否成为现象级新品,安信证券认为核心还是看技术降本。从测算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成本构成来看:肢体活动关节执行器/运动控制+处理器/肢体骨骼/手部关节执行器/其他的成本占比分别为48.7%/33.9%/10.5%/3.4%/3.5%。
在肢体活动关节执行器中,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编码器的成本占比分别是14.8%/19.3%/12.0%/2.6%,减速器占比共计31.3%,是TeslaBot成本占比较高的部分。
目前A股市场有三只机器人ETF,规模最大的1.49亿。显然这是一个全新领域,业内也刚刚开始处于探索阶段。
机器人ETF业内规模最大的华夏机器人ETF(562500),自4月27日来涨幅达42.52%。
机器人ETF(562500)基金经理赵宗庭认为,机器人从行业景气度上分析,有可能成为下一轮“风口”,其较好的市场表现,让不少投资者都在思考机器人是否具备较好的投资前景。
据赵宗庭分析,机器人的投资前景逻辑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逻辑是近期特斯拉和小米发布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点燃了人们相信马斯克和雷军有可能做出不一样的机器人,而这样的机器人可以像如今的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一样,走入寻常百姓家,未来可能在市场上有非常高的应用场景和渗透率。
2.第二个逻辑作为高端制造代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我国机器人市场目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5.7亿元,占比53.1%。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套,同比增长44.9%。预计随着国内下游制造领域的生产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的浪潮,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前景乐观,预计2022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50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3.整体而言,对于机器人赛道未来的发展,倾向于认为是“长坡厚雪”,而非“昙花一现”,作为高端制造代表领域的机器人行业,无论在C端还是B端的应用场景上,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机器人产业链
机器人品类众多,产业链庞大。按照当下结构功能和应用领域,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四大类。
其中,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能为人类提供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功能。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减速器以及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系统集成,中游包括各类服务机器人制造,下游涵盖众多服务行业:餐饮、酒店、医疗、养老、物流、消防、家政等。
人形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形机器人需要保持平衡。
普通服务机器人有底盘,用轮式驱动,不存在摔倒问题,只需要按照设定轨迹移动,并能实现一定程度的爬坡即可;人形机器人比服务机器人高度更高,需要靠双足行走,既要走得稳,还要走得快,并需要适应不同的地面。
由于结构更接近人形,每个关节受力更加复杂,对减速器负载和电机响应速度要求更高。
特斯拉的加速布局,2022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标志性年份。安信证券称从中长期看,人口老龄化、用工成本上升、产业升级都意味着这类机器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全球人口红利衰退,用工成本上行的大环境下,机器人替代人的需求大增,这也是未来数年该产业最重要、最核心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