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寒冬与孙正义之困

财联社 2019-10-30 19:31

财联社(上海,研究员 浩然)讯,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在两年内规模飙升至1000亿美元,其押注的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公司、网约车平台优步以及办公协作工具Slack,曾撼动风投行业。然而,在Wework冲击IPO失败后,愿景基金处于控制亏损的状态。

优步公司自今年5月份IPO以来,估值缩水50%以上,上市当日市值即从1200亿美元下跌到700亿美元以下,之后持续下跌,目前只有551亿美元。而Wework公司在经历估值暴跌、创始人离职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市值已由470亿美元跌至不足80亿美元。

一系列的失败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是如何丧失点石成金的能力的?

高管来自传统行业

孙正义曾被评为平成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因其对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日本门户网站雅虎日本的早期投资而广受美誉。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9.5%的股份,目前价值约1358亿美元,为软银带来1700多倍的回报。但现在看来,对Wework的判断失败似乎将他拉了下来神坛。

然而,对那些熟悉风投行业或者软银扩张史的人来说,软银现在的处境并不出人意料。在普通人看来,软银是一家顶尖的科技公司,但深究起来,软银其实是一家电信公司。自2004年收购日本电信后,软银内部大部分高管来自传统电信行业,管理方式非常古板。

孙正义的投资逻辑

孙正义的投资基本是两个思路。一个是低价收购不良资产,并利用这些资产创造现金流,用于进一步收购。比如他在1995年收购Comdex计算机经销博览会和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之后又收购了日本电信。

第二个就是投资科技类的初创公司。这类投资让他在行业内声名鹊起,比如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但成也萧何败萧何,失败押注也造成了他如今的困境。

孙正义的投资思路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愿景基金失败的原因。孙正义总是喜欢押重注,试图通过大量投资来占领市场。以优步、Wework为例,他挑选的公司基本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前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孙正义的付出甚至比创始人要求的还要多。无论是出行、保险还是房地产行业,不同的只是商业模式,他的投资策略一成不变。

孙正义的第一个投资思路与沃伦•巴菲特如出一辙。如果他按照这样的投资思路长期坚持下去,或许已经成为 “投资之神”了。

继任者如何延续神话

还有一点同样值得注意,那就是软银即将面临掌门人更替的问题。风投行业的创始人通常会花费大量精力培养继任者。

而继任者通常是在与董事会的妥协中做出抉择,投资风格会更加保守。在风投界,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排名前10% 的风投公司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排名前35%的公司可以实现收支平衡。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投资决策通常会将公司引入中流水平。这就是为什么继任者大多无法延续创始人的投资神话。

2019年,软银也在考虑如何度过寒冬。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