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卫康赴港IPO:经营现金净额为负,入局CRO能争得几分市场?

财华社 2019-10-30 14:38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前景:

自新三板摘牌后,近期麦迪卫康健康医疗服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麦迪卫康)向港交所递表IPO,其主要面向心脑血管疾病医疗生态系统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医生、患者、医药公司、医学组织及医院)的未满足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及体验。

经营现金流承压

起初,麦迪卫康在疾病领域的重心是卒中(“脑血管意外”),此后逐渐扩至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呼吸疾病)。

其提供的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包括医学会议服务、患者管理服务及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并借此来获得收入来源。

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35亿元(人民币,下同)、2.59亿元、2.99亿元,同期年内溢利分别为0.10亿元、0.30亿元、0.39亿元,两项核心财务数据整体稳中向好。

其中,医学会议服务指公司组织的医学会议和研讨会,平均营收占比超50%,且在逐年提升;其次患者管理服务主要指医生为患者录制的一些在线教育视频,这一块年均营收占比近30%,但近几年占比在逐年下滑,是整体业务板块中发展较为疲弱的一块;而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主要协助医药公司制定及实施有效的业务策略,相较前两项业务发展态势趋稳,营收占比在16%附近变动。

毛利率方面,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毛利最高,主要得益于较低的成本支出,相比医学会议服务和患者管理服务,其在项目实施成本、演讲者费用、差旅成本、住宿及场地成本等方面的支出较少。

分析下来,麦迪卫康整体营收规模较小,这可能与业务属性有关,不过就目前来看,公司还在现金流上有些“吃紧”。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2659.7万元、-164.1万元、5883.9万元,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较大,并在今年上半年再次录得负值-3806.5万元,与逐年增加的营收、净利出现明显背离,若日后仍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可能会无法支撑公司日常营运,这是公司的一大业务风险点所在。

此外,公司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客户对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的需求,但由于经济、政治及医疗行业发展等很多因素不可控,客户需求不确定性增加,进而使得麦迪卫康与现有客户维持关系或者在发展新客户上存在不少压力。

由此,公司将新业务点瞄向了当前发展较为火热的CRO市场,计划向医药公司及药物研发商提供CRO服务,并将此项业务作为患者管理服务板块的自然延伸。

此次赴港上市,麦迪卫康拟将60%的所得筹资款项用于拓展公司客户群、疾病覆盖领域及患者群,25%用于发展互联网医院服务,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最后5%用于发展CRO服务,包括招募经验丰富的员工团队。

CRO市场竞争激烈

通常来讲,我国医疗行业是一个高度分散的领域,绝大多数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及江浙等较为富裕省份的三级医院,而一些欠富裕省份则仅有少量三级医院。

此外,还有众多无等级医院因规模及服务能力有限而没有被纳入到等级评审行列。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医院中仅有7.5%为三级医院,同年处理医疗咨询个案总数占比为50.2%,相较而言,中国的医院中合计有65.4%为一级医院及无等级医院,但2017年处理中国医疗谘询个案总数仅为12.8%。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直接导致病患人数过度拥挤、轮候时间长、医生与病患之间的交流有限,并进一步使得三级医院医生的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基层医院及医院则出现医生经验不足或欠缺高质量培训的情况。

在此背景下,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行业的出现旨在通过缩窄医疗行业之间的差距来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

招股书披露,按收入计,中国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行业由2014年的317亿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0%,主要由政府推动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所致。

加之,麦迪卫康主要服务的心脑血管及糖尿病领域属于慢性疾病,且患病率持续走高,但从就诊率来看,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率远低于美国,如在2018年,中国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的诊断率为46.5%,而美国为84.1%。

由此可见,公司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可观,尤其在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合共占据6.5%的市场份额中,麦迪卫康占有4.8%的市场份额,已经具备了先天的竞争优势。

不过就公司将入局的CRO市场而言,前景就远不如这般了,毕竟当前已有不少行业龙头争先涌入CRO的浪潮中,其中不乏有药明康德、泰格药业、康龙化成等实力派,麦迪卫康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市场份额,恐怕很难。

作者:冯雨瑶

编辑:李雨谦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