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重磅发布!他们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

国际金融报 2022-04-17 00:01

4月16日,以“行稳致远,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

在《2022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邢炜、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纷纷建言献策,他们提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要关注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升级等外部因素,国内疫情、金融风险控制等内部压力,这要求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银行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经济流动血脉的作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

加快《金融稳定法》落地实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在会上表示,中国要关注全球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升级等外部因素,以及国内疫情、金融风险控制等压力。内外形势新变化,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具体来看,陆磊坦言,“从去年以来的内外部形势变化来看,需关注多方面的风险挑战。”外部方面,一是全球通胀超预期、普遍性上升;二是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快速抬升并保持高位波动;三是美联储将可能快速、大幅加息和缩表。国内方面,一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疫情压力增大。二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不容忽视。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去年年末以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下跌城市数量虽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要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陆磊认为,金融机构方面,要更好地进行跨期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以丰补歉逆周期稳定实体经济。一是金融机构需要积极主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更多开发符合科技、小企业、朝阳产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好跨期风险管理工作,积极用好金融机构在价格发现中的天然优势,克服顺周期思维,有效管理和调节自身的顺周期行为,探索以丰补歉的跨期风险管理方法,在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重大金融风险中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市场方面,要提高竞争力和吸收风险的能力。一是要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增强金融市场优化升级的内生动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继续积极引进国际金融业的标准和准则,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现代化。二是要增强金融市场的风险吸收能力,有效发挥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风险“做市商”作用,发挥金融市场的蓄水池作用,有效对冲、吸收和转化经济运行中积累的风险矛盾,为“六稳”“六保”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

金融管理部门要坚守底线,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严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部门的天职。一是要加快《金融稳定法》落地实施进程。要在充分总结国内外金融稳定实践经验以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修改金融稳定法草案,继续积极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后续立法工作,加快《金融稳定法》落地实施。二是要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我国要建立金融强国,也需要将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为我国国家重大金融风险处置后备资金池和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管理和使用方式,创新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来源,制定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动用细则,形成与现有存款保险基金和行业保障基金相互补充、协同配合的高效金融安全网。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邢炜:

银行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疫情防控、俄乌冲突、中美关系困局等多重困难和矛盾,在全球经济面临滞涨的同时,我国经济也遭遇到很大的困难。“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国家方针下,作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的银行业,要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经济流动血脉的作用。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邢炜表示,但需要承认的是,随着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业在服务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邢炜指出六大问题有待解决,第一,服务普惠领域还有待深化。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存在困难。第二,服务科技创新还存在瓶颈。包括银行信贷准入标准与科创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对科技创新的价值评估和风险评估体系仍有待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和流转体系不健全。第三,服务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不足,包括绿色标准不统一、风险收益不匹配、产品供给不均衡、交易市场不完善。第四,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短板,包括产品种类不够丰富、获取农村客户信息难度大和成本高、农村地区配套机制不完善。第五,服务数字经济还有待创新,包括银行业自身数字化转型存在不足、服务模式亟需创新。第六,全面风险管控还有待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邢炜提出建议,一是银行自身需围绕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金融服务,全力维稳宏观经济大盘。紧盯关键技术,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紧盯薄弱领域,提高高质量发展成色;紧盯数产融合,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需要高标准兼顾防范风险与促进发展的平衡,提升市场适应性和敏感度,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二是金融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指引,激发银行业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能。包括统一金融标准、强化金融激励机制、提高监管的风险容忍度、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

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银行业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包括整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组建专业技术评估和交易机构、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

高度关注和警惕美联储紧缩影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会上对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及政策作出了展望,美联储政策紧缩是影响中国跨境资产流动、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美联储政策紧缩对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有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美联储温和有序紧缩,中国外资流入减缓,人民币升值放缓。在俄乌冲突升级影响下,2月底后市场出现阶段性的外资流出,人民币汇率回调明显。

第二个场景,如果美联储货币紧缩力度加大,当地经济金融动荡加剧,中国阶段性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因为跟2015年“811汇改”相比,双向波动适应性大大加强,同时民间货币错配也明显改善,所以不至于会出现贬值的恐慌,这是经历过市场压力测试的。

第三个场景,如果美联储紧缩力度超预期,刺破资产泡沫,引发经济衰退,人民币汇率重新转弱。鲍威尔咬定加息不会引发“硬着陆”,这可能是基于职业而非专业的判断。近期市场出现中美利差倒挂现象,甚至美国本身出现了长短端的利率倒挂。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金融更加融入全球化,一旦全球金融动荡经济衰退,中国可能很难独善其身,而人民币汇率也将重新承压。

第四个场景,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回宽松,人民币汇率或更加强势,取决于中国能否保持经济恢复的领先优势。如果中国能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中国有可能会重现2009-2013年的情形,资本流入,中国成为国际资本避风港,人民币汇率会更加强势,前提是我们能不能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经济恢复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因此这第四种场景实际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通过以上四个场景的描述,我们发现现在已经较为平稳地度过了美联储紧缩的第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对后面仍然要高度关注和警惕,因为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是线性的,可能是非线性的。”管涛强调2022年相关政策也要关注形势变化。

一是继续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包括完善汇率制度、加强预期管理、引导企业进一步改进汇率风险管理,更好地适应汇率弹性的增加。

二是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包括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加强对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是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加强外汇市场检测研判和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外汇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

四是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包括资本项目开放,外汇市场建设,外汇管理改革,深化传统贸易形态的便利化改革,促进外贸新业态的规范创新发展,还有优化外汇服务,特别是优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是重点。

五是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改善银行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方式,同时完善外汇市场的微观监管做法。要充分体现监管政策的中性,坚持外部市场微观监管执法标准跨周期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就是外汇监管的政策中性。

六是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推进专业化投资能力建设,科技化运营管理能力建设,市场化机构治理能力建设。

七是夯实外汇管理基础工作。今年立法工作要进一步推进,特别是要推进《外汇管理条例》的修订,进一步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加大外汇重点课题研究,深化“数字外管”、“安全外管”建设。

记者:朱灯花

编辑:陈偲

责任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

重磅文件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释放什么信号?资本市场怎么变? 降准最快本周落地?国常会释放重磅信号! 暂停偿还外债!呼吁海外同胞捐外汇!这个国家深陷70年来最严重经济危机…… “上海团长” 奔跑在应急特送路上的女骑手 任泽平离职?新头衔“上线”,此前屡陷舆论漩涡

一位援沪医生的96个小时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