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全面进入“1时代”,闲钱管理何去何从?
货基全面进入“1时代”,闲钱管理何去何从? 音频: 进度条 00:00 05:18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客官们都知道,近几年因为种种原因,低风险资产预期收益一直持续下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也是节节走低,可以说大家如今已对货基的“收益性”视而不见。
而这一阵,截至6月10日的数据显示,目前全部纳入统计的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中值和均值,均降至1.7%附近。多家权威媒体报导,这意味着货基收益率全面进入“1时代”,也可谓“见证历史”了。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2-06-10
货基“破2”原因追溯
货基收益率为什么下跌?一句话概括——“现在市场不缺钱”。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1、根源:市场资金面宽松、流动性充裕
今年以来,国内资金面持续宽松,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投放(疫情导致税期延后、央行利润上缴)、实体信贷需求一般,资金需求明显降低。
而在上周,5月金融数据重磅出炉,社融单月新增2.79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均超出市场预期,可见,“稳增长”政策正在快马加鞭落地中。
有一个显著的指标是“M2-社会融资同比增速”:
M2是宏观经济里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代表资金供给,社会融资代表资金的需求量;当前这一差值的增速创下2015年以来新高,意味着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状况达到2015年以来的极值,也可以理解为流动性达到阶段性宽松极点。
这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流动性异常充足,债市“资产荒”逻辑被强化,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是也是这种环境下的正常现象了。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2-06-12
2、交易层面:投资者们的避险情绪
货币基金表现与短端利率变动是亦步亦趋的。从交易层面来看,虽然现在疫情好转、政策发力信号积极,但对市场的担忧持续存在,使得配置资金依然聚焦于短端,这或将进一步推动短端利率下行。
那么这个趋势会结束么?
只能说,短期内可能不大,货基收益率低位徘徊或是常态。一方面,货币基金在投资范围上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约束,如杠杆率、债券剩余期限等,约束的背后是收益预期的下调;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的下行也决定了利率长期下行的趋势。
现金管理,如何突破重围?
而对我们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中那些风险偏好较低、流动性要求较高的部分,急需寻求更好的投资品种。其应对方法大致如下:
1、适当拉长久期——其他债券基金
久期可以理解为是资产的平均还款周期,货币基金的资产构成主要是一年内到期的债券,而债券基金投资的债券往往更长。相比之下,债券基金牺牲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债券的潜在收益空间其实较货币基金更高。比如短久期利率债,相对波动和回撤可控,流动性好,预期收益也较货基高;同业存单这种原本只存在于银行机构间的报价,如今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投资范围主要为高评级同业存单,流动性相对较高,但久期限制比货币基金更少,在承担有限风险的同时,能有望实现比货币基金更高的收益。具体来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短债类基金,都是“现金管理工具”的有效补充,但都要注意其更大的净值波动的风险。
2、注重资产配置——固收+基金或者偏低风险策略的权益类基金
“固收+”概念的基金,满足了大多数投资者对收益性和稳定性的双要求。从收益净值曲线看,相较于股票市场平稳很多,真切诠释了“行稳致远”。此外权益基金中的采用稳健策略、均衡策略的基金,也是可选项。当前各类型基金指数的近3年的年化收益率与年化波动率,富二整理如下,客官们可大致作为参考:
数据来自:wind,时间截至2022-06-14 最后,富二想说,货币“1时代”也不是全然坏消息或好消息,它其实提供了一个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资产配置需求的契机。
一方面,收益率走低并不代表货币基金就此失去了吸引力,相较于其他类基金产品,货币基金净值波动风险较低,预期收益相对稳定,投资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便利等方面的优势依然明显。
另一方面,对收益有要求的客官而言,则是时候迈出“舒适区”了,多考虑下其他类型的资产。
-#日富一日 货基“1时代”-
货基收益率进入“1时代”后,客官会选择把大部分闲钱放在哪里?为什么?欢迎客官分享自己的心得~
留言被精选且点赞数前10名的客官,富二将奖励10元话费给到客官~!
(提示:请客官直接在本篇文章评论区留言回复哦,不要留手机号码,获奖后小编会在后台通知大家的,届时提供手机号码即可~)
本活动截至2022年6月16日17:00结束,最终解释权归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