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出政策“组合拳”,控疫情与稳增长协调推进
【原创】五部门出政策“组合拳”,控疫情与稳增长协调推进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五部分,共30条措施,重点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
这也是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以来,出台的第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系统性较强、照顾面较多的将防疫情与稳增长相结合的“组合拳”政策。虽然此前相关职能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支持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政策,但像此项政策这样全面和协调性强的,确实还是第一个。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定会有更多“组合拳”政策出台。
事实也是,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不仅让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威胁,对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构成了极大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复工日期推后、生产难以恢复、市场难以打开、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下,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即便是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也遇到了原材料难以跟进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政策发力,给这些企业注入新的动力、新的能量、新的元素。否则,会形成生产上的产业链不衔接、配套不协调,不仅会对生产带来影响,也会对疫情防控带来影响,造成疫情防控物资难以跟进。
而中小微企业复工,除了需要继续面对疫情防控的压力之外,还面对资金方面的强大压力。很多企业都因为销售出现堵塞而资金链紧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快注入流动性,给这些已经面临严重资金链断裂危险的中小微企业以流动性支持,满足这些企业正常的生产资金需要。
如果说正常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对中小微企业支持,还能找一些客观原因、客观理由的话,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在疫情可能对产生不利影响的大背景下,就不能再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不能再找客观原因和理由了,而应当义无反顾地支持中小微企业,给中小微企业足够的生产资金、开门资金、运行资金,且必须切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信贷资金投放门槛,而不要再设那么多规矩。让中小微企业开门,让各种重要物资生产能够充裕,让市场能够不因为生产原因而出现情绪上的过度反应和心理上的恐慌,让广大居民不需要因为物资供应而产生情绪紧张和恐慌,金融机构必须拿出一些东西,承受一些压力,承担一些风险。而所有这一切,都会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获得弥补的。
可以预料,除金融对防疫情和稳增长的支持之外,相关的财政政策也会随着疫情的防控情况,陆续出台。由于财政需要承担更多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事业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此次疫情发生后,如何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投入、研发和管理,也会成为公共财政更加重视的方面。因此,会在以后的政策“组合拳”中,更加注重公共投入,而对经济的支持、企业的支持,只能选择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而无法再像前两年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减税。在这样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又将落到货币政策上,需要央行等部门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拿出更多适合防疫情与稳增长的“组合拳”,且随着对疫情的逐步控制,重点转向稳增长方面。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疫情影响下“失去”的假日经济,有关方面应当在不放松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开研究始思考如何将“假日经济”损失的东西补回来的问题。如旅游、交通、购物、餐饮等。特别是休假问题,应当作为疫情过后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让休假成为弥补“假日经济”损失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切不可把政策的压力全部转嫁到财政、货币政策上,目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承受的压力太大、责任太重,需要有其他方面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相关的政策也会陆续出台。前期政策主要是防疫情与稳增长的“组合拳”,后期政策则会把重点转向稳增长。只要政策把控得好,不仅防疫情工作会效果很好,稳增长也一定能够积极有效。中国经济发展,不会因为疫情问题而受到明显影响,更不会像有的人所言,会出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