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

概念

以国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对象所课征的税。开征资源税,旨在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中国资源税目前的征税范围包括矿产品和盐两大类。

特点与作用
资源
中国现行的资源税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和作用:

(1)具有特定的征收范围和调节矿租收益的特殊作用。
人力、物力、财力从广义上讲都是资源,但在理论上作为资源税的课税对象应限于自然资源,限于具有商品属性的国有自然资源,如矿藏、水源、森林、山岭、草原、滩涂等。考虑到中国资源开采的实际情况,现行资源税只对矿产品和盐征税,发挥调节矿租收益的独特作用。

(2)从量定额征税,税额有高有低。
资源税按吨、立方米等自然单位确定应税产品的税额;不同的纳税人由于开采同一应税产品资源条件(包括资源品位、储量、开采难易、选矿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存在差异,其单位税额也就高低不等,呈现出相应的差别。一般来讲,资源条件好、负担能力强的,单位税额相应就高一些;反之,税额相应就低一些。如原油,最高的单位税额为每吨24元,最低的只有8元。资源税的这一特点使之与从价定率征收税种区分开来,也与实行统一税率或税额的多数税种区分开来。从量定额征收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可以根据资源条件直接确定不同的税额,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企业增利不增税,减利不减税。这样,既可以充分调节级差收入,又能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资源税还具有受益税的特点。
在中国,国家既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又是政治权力的行使者。资源税实质上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和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双重权力对开采者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采用税收手段收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经济报酬资源税一方面体现了有偿开发利用国有资源,一方面也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等特征。关于中国开征资源税的问题,早在1980年第五届中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当年国家预、决算报告中已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企业无偿使用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资金等弊端逐渐都暴露了出来,如采矿方面出现了乱采乱挖、采富弃贫、采大弃小、采易弃难等破坏和浪费资源的问题。另外,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及开发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如对这种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不进行调节,直接就会形成企业利润分配之间的苦乐不均。为了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合理开发并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国从1984年10月1日起对开采矿产品单位和个人就开征了资源税。当时只对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产品(后又加了一个铁矿石)征收,其他矿产品暂缓征收资源税。1994年税制改革时,首次对矿产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并将盐产品纳入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同时取消盐税,改为对盐的生产征收资源税。[1]

依照税法规定负有缴纳资源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在中国境内开采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以下简称应税产品)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

资源
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纳税人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资源税的“普遍征收”原则。为了衔接资源税的新旧税制,对以下情况在纳税人方面还作出了一些特殊规定:

(l)1994年1月1日前未纳盐税的盐如何征税。1994年1月1日前出场未缴纳盐税的盐,是指库存在盐业运销环节,尚未由运销单位销售出去的盐。这部分盐按原盐税规定应由运销单位在运销环节缴纳盐税盐税取消后,按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盐的运销单位不再是资源税的纳税人。为了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这部分盐的征税采取过渡办法,即在其销售时,由盐的运销单位在运销环节按照现行资源税条例规定缴纳资源税。

(2)新、老储备盐的出场或动用应当如何征税。依照新的资源税条例规定,在出场(厂,下同)和在销区储备期间的国家储备盐不再免税,所以,对1994年1月1日后出场储备的盐(可称之为新储备盐),应同其他用途的盐一样,在出场时征收资源税。对1994年1月1日前出场储备的盐(可称之为老储备盐),考虑到新、老储备盐的税负平衡和征税规定上的衔接,对老储备盐,在动用时一律由动用单位按照现行资源税条例规定的税额标准就地缴纳资源税。如果动用单位对老储备盐的产地划分不清,按从高适用税额的原则征收资源税。

(3)纳税人在1994年1月1日以前签定的销售合同,在1994年1月1日以后供货的,依照现行资源税条例规定及税额缴纳资源税。

征收范围

资源税对哪些产品征税,它表明了资源征收的广度。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包括矿产品和盐两大类,具体征收

资源
范围限定如下:

(1)原油,指专门开采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人造石油。

(2)天然气,指专门开采或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暂不包括煤矿生产的天然气。海上石油、天然气也应属于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但考虑到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难度大、投入和风险也大,过去一直按照国际惯例对其征收矿区使用费,为了保持涉外经济政策的稳定性,目前对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仍然征收矿区使用费,暂不改为征收资源税。

(3)煤炭,指原煤,不包括洗煤、选煤及其他煤炭制品。

(4)其他非金属矿原矿,是指上列产品和井矿盐以外的非金属矿原矿。

(5)黑色金属矿原矿,是指纳税人开采后自用、销售的,用于直接入炉冶炼或作为主产品先入选精矿、制造人工矿、再最终入炉冶炼的金属矿石原矿。

(6)有色金属矿原矿,是指纳税人开采后自用、销售的,用于直接入炉冶炼或作为主产品先人选精矿、制造人工矿、再最终入炉冶炼的金属矿石原矿。

(7)盐,包括固体盐和液体盐。固体盐是指海盐原盐、湖盐原盐和井矿盐。液体盐(俗称卤水)是指氯化纳含量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是用于生产碱和其他产品的原料。

征税品种
资源
税法中将资源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或项目,它是资源征收范围按产品类别或品种等的细化。现行资源税目,大而言之有7个,即: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现行资源税目的细目主要是根据资源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需要(确定相应的税额)而设置的。原油、天然气税目是按开采企业设置细目的。煤炭税目具体又分为统配矿和非统配矿细目或子目。煤炭中的统配矿子目又按开采企业设置更细的品目,非统配矿子目进一步又按省区细划。其他矿产品主要是按品种划分子目,量大的矿产品,如铁矿石、铜矿石、铅锌矿石等等又按资源的等级再细划。而授权由各省开征的品目则划分得比较粗,盐的税目也划分得比较粗,主要按盐的形态及其大的产区划分子目。

计算课税对象每一单位应征资源税额的比例。现行资源税率采用定额税率,简称为税额或单位税额。

资源税在税额方面的规定,其主要内容一是如何确定税额,二是由谁确定税额。

资源税税额基本上是按照应税产品资源等级并兼顾企业的负担能力确定的。

资源
资源等级的划分,主要是组织行业专家按照不同矿山或矿区的资源赋存及开采条件、选矿条件、资源自身的优劣及稀缺性、地理位置等多项经济技术因素综合确定的。

资源等级的高低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各矿山资源级差收入的高低,所以资源税就根据资源等级相应确定了级差税额。等级高的,税额相对高些;等级低的,税额相对低些。另外,部分税目资源税税额的确定同1994年流转税负的调整是统筹考虑的,如铁矿石、镍矿石、铝土矿、盐等。因为一部分矿产品原矿和盐的深加工产品实施规范化增值税后降低的税负过多,为稳定财政收入,这部分税负需要前移并通过征收资源税的方式拿回来。通过对原矿征收资源税,推动矿产品价格的提高,拿回其深加工产品降低的税负,但确定资源税额有一个限度,即:某一矿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加上资源税税额,不高于进口同类产品价格资源税依照应税产品的品种或类别共设有7个税目和若干个子目,并规定了相应的定额税率(简称税额)。

考虑到资源税的税目多(还涉及划分矿产品等级的问题)、税额档次多,而且随着资源条件的变化需要适时调整税额,这样,资源税税额的核定权限就不宜高度集中。因此,资源税现行税额采用了分级核定的办法。

首先,资源税目、税额幅度的确定和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其次,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目(即子目)、税额,由财政部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并可根据纳税人资源条件及级差收入的变化等情况适当进行定期调整

再次,一部分子目和一部分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含调整),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一部分子目”是指在财政部规定的《资源税目税额明细表》中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这些子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或暂缓征收资源税;

“一部分纳税人”是指在财政部规定的《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中未列举名称的纳税人适用的税额,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纳税人资源状况,参照表中确定的邻近矿山的税额标准,在浮动30%的幅度内核定。为确保不同的应税品目都能能执行其相应的规定税额,如果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的应税产品,未按规定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从高确定其适用税额。现行资源税目税额幅度规定如下:

资源

(1)原油8.00~30.00元/吨

(2)天然气2.00~15.00元/吨

(3)煤炭0.30~5.00元/吨

(4)其他非金属矿原矿0.50~20.00元/吨

(5)黑色金属矿原矿2.00~30.00元/吨

(6)有色金属矿原矿0.40~30.00元/吨

(7)盐:固体盐10.00~60.00元/吨

液体盐2.00~10.00元/吨

资源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计算资源应纳税额的依据。现行资源计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应税产品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具体是这样规定的: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另外,对一些情况还做了以下具体规定:

资源
1)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使用数量的,以应税产品产量或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折算比换算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2)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与稀油划分不清或不易划分的,一律按原油的数量课税。

3)煤炭,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行销售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以原煤入洗为例,洗煤这一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是这样计算的:

综合回收率=(原煤入洗后的等级品数量÷入洗的原煤数量)×100%

洗煤的课税数量=洗煤的销量、自用量之和÷综合回收率原煤入洗后的等级品包括洗精煤、洗混煤、中煤、煤泥、洗块煤、洗末煤等。

4)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因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作为课税数量。

选矿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选矿比=耗用的原矿数量÷精矿数量

5)纳税人以自产自用的液体盐加工团体盐,按固体盐税额征税,以加工的固体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团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抵扣。

资源税以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作为课税数量。由于对盐征税的品目既有固体盐,又有液体盐,而且液体盐与固体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为确保对盐征收资源税的不重不漏,根据现行税法有关规定,应按如下不同情况分别确定盐的课税数量:

纳税人生产并销售液体盐的,以液体盐的销量为课税数量。

纳税人以其生产的液体盐连续加工碱等产品(固体盐除外)销售或自用的,以液体盐的移送使用数量为课税数量;如果没有液体盐移送使用量记录或记录不清、不准的,应将加工的碱等产品单位耗盐系数折算为液体盐的数量作为课税数量。例如,某烧碱厂利用自制液体盐生产烧碱,该厂烧碱的单位耗盐系数(该系数的计算公式为:耗盐系数=生产的烧碱数量÷耗用的液体盐数量)为1:6。已知该厂1995年2月生产烧碱3万吨,则该厂2月份液体盐的移送使用数量为:3×6=18(万吨)

纳税人以其生产的液体盐再加工为固体盐销售或自用,以固体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液体盐不再征税);纳税人以外购液体盐加工团体销售或自用,以固体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但在计算固体盐应纳税额时,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可从中抵扣。

纳税人利用盐资源直接生产海盐原盐、湖盐原盐、井矿盐等固体盐销售或自用,以固体盐的销售或自产自用量为课税数量;以上述固体盐连续加工粉洗盐、粉精盐、精制盐等再制盐或者用于连续加工酸碱、制革等产品,应按单位加工产品(再制盐、碱等)耗盐系数折算为固体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再制盐的耗盐系数是指单位再制盐的数量与其耗用的原料盐数量的比例。例如,如果1吨粉洗盐、粉精盐、精制盐分别需要耗用1.1、1.2、1.5吨的海盐原盐,那么,粉洗盐、粉精盐、精制盐的耗盐系数分别是1:1.1、1:1.2、1:1.5。这种情况下海盐原盐课税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海盐原盐的课税数量=加工的粉洗盐、粉精盐、精制盐等再制盐数量÷耗盐系数

湖盐原盐、井矿盐等再制盐的课税数量的计算同海盐原盐。

资源
纳税人按照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向国家缴纳的税额。现行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例如,某煤矿在某一纳税期内共生产销售洗煤1万吨,自产自用洗煤0.2万吨。已知其洗煤的综合回收率为75%,其原煤的规定税额为2元/吨,则该煤矿在这一纳税期内应纳的资源税额为:[(1+02)÷75%]×2=1.6×2=3.2(万元)。再如,某铜矿山1月份将其开采的铜矿石原矿若干移送用于入选铜精矿,共生产销售钢精矿3125吨。已知铜精矿的选矿比为32,经查税法有关规定,该铜矿资源等级为四等,适用的单位税额为每吨1.3元,则该铜矿1月份入选铜精矿应纳的资源税额为:(3125×32)×1.3=130000(元)

资源税在减征或免征纳税人应纳税额方面的规定。根据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的,减征或免征资源税:

资源
(1)纳税人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

(2)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免税项目

目前此条减免的内容包括对独立铁矿山、有色金属矿山分别减按规定税额的40%和70%征收以及对北方海盐每吨资源税额减征5元。减免的目的在于支持这些矿山或盐场的生产发展。为便于执行上述免税条款,要求纳税人单独核算其减税免税项目的课税数量;如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这一课税数量,税务机关则不予减税或者免税

在1994年税制改革中,按照国务院对财政收支两条线的要求,一般税种均取消了灾情等个案免税,只有资源税仍保留了这项减免。这是因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基本上是矿山和盐场,其生产经营受不可预测、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很大,如井下塌方、冒水、瓦斯爆炸、暴风雨、海潮袭击等,加之原材料行业小矿众多、基础薄弱,所以资源税法规定灾情、意外事故减免并把这一减免权限下放到省里是很有必要的。

纳税人税法规定申报缴纳资源税的具体地址。根据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资源税。纳税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其纳税地点需要调整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决定。在具体实施时,跨省开采资源税应税产品单位,其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对其开采的矿产品,一律在开采地纳税,其应纳税款,由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按照开采地的实际销售量(或自用量)及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划拨。明确资源税在哪里开采就在哪里纳税,体现了谁开采、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因为资源在哪里开采,就会在哪里占用土地,使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吃喝住行都在当地,还会造成地面塌方、环境污染等。这样规定照顾到了采掘地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爱矿、护矿、支持生产的积极性。

按照税法规定负有代扣代缴资源税款义务的单位。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收购未税矿产品单位资源税的

焦煤资源税只针对主焦煤
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收购未税矿产品、支付货款的同时负有代扣代缴资源税的义务。应代扣代缴资源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代扣代缴资源税额=收购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

资源税作出代扣代缴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便于和加强征收管理,节约征收成本资源税的代扣代缴主要适用于税源小、零散、不定期开采、易漏税等,税务机关认为不易直接控管,而由扣缴义务人收购未税(指未纳资源税,下同)矿产品代扣代缴资源税为宜的这些情况。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分以下两种情况确定代扣代缴某种应税产品适用的单位税额:

(1)独立矿山、联合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按照本单位应税产品税额标准,依据收购的数量代扣代缴资源税;

(2)其他收购单位收购的未税矿产品,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产品税额标准,依据收购的数量代扣代缴资源税。

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暂行条例"
税法规定的商品生产到消费流转环节中缴纳资源税的。现行资源税的纳税环节分别是:

(1)纳税人对外销售应税产品的,其纳税环节在出场(厂)销售环节;

(2)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产品用于连续生产以及生活福利、基建等方面的,其纳税环节在移送使用环节;

(3)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环节在其收购未税矿产品的环节;

(4)盐的资源税一律在出场(厂)环节由生产者缴纳。

新疆试点

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按照从价按税率的5%征收,那么中石油一年将上缴339亿元。

2010年5月20日,中国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股东大会间隙确认,已经决定资源税改革首先在新疆开始,石油天然气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他同时希望用资源税改革的时机理顺资源税费机制,与特别收益金结合起来考虑。

业内人士称,新疆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矿产资源开发率低,牵涉到的利益也相对较少,是最适合推行资源税改革试点的省份。

如果试点结束全面开征,中石油去年原油产量为1.356亿吨,如果每吨油价稳定在5000元上下,按照从价按税率的5%征收,那么中石油一年将上缴339亿元。而中石油财务资产部人士此前也表示,资源税改革将带来企业成本的大幅增加,如果调整为5%,中石油的资源成本将大约增加6倍。

蒋洁敏称,现在的税费机制有点混乱,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当年定为40美元,如今随着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已经是33美元起征,在这个价格上已经没有特别收益了。中国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于新疆,如果不给当地留下好处,当地就不会有积极性配合油气生产。

资源税是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税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增加资源开采地区的财政收入,充分调动支持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当前中国征收资源税费主要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区使用费和石油特别收益金等。此外,矿业企业还要缴纳一系列的行政性收费

对于资源税出台后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市场人士普遍表示谨慎,对于众多行业来说,尤其是下游行业,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

“一般来说,资源税改革将提高资源这种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将会造成上游生产资料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传导到中下游产品,进而向整体经济全面波及,因此短期内会造成物价上行压力。”一分析人士称,但是,由于资源短期需求弹性较低,而长期需求弹性较高,因此,尽管资源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会对物价造成压力,从长期看,资源价格变动引发物价全面上涨的可能性不大。[2]

纳税人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一个月,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纳税的,可以按次计算纳税。

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以 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1]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资本成本 单向定单 金融危机 外汇通 认可 汇率 资产 外汇佣金 ISO 经济 增量成本 服务 CFO MIT 加工 什一税 租赁期 销售 SME 股价反弹 抽签偿还 REF MG金融集团 技术 空头陷阱 市场 美元 股利收入 中小企业 资本 美国 两会 中国股市 备付金率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pt 调至市价 清算 下降三角形 电子汇兑 Writer 税粮 FDI width Theta peg MACD 巴塞尔资本协议 冲账 管理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贴现现金流 外汇交易法 银行 短期同业拆借 消费发展战略 拔档 联系汇率制度 延期付款汇票 Exposure 公司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阴烛 金融中介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标准普尔(S&P)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正利差 外汇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集中竞价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持平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指示汇票 金融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Quote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货币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国际收支差额 什么是外汇市场的过分反应 货币期货交易 BBC制度 南洋商业银行 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 希腊德拉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