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通胀率创十年新高意味什么

余丰慧教授 2021-09-01 23:49

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美国、欧元区、中国和日本等是全球经济几大经济体。这几大经济体往往是经济走势、金融市场演变的先导性风向标。在全球新冠病毒大疫情下,这种作用尤为重要,格外受到关注。

美国经济金融市场走势仍是第一关注点。近期,主要是美联储主席在全球央行会议上讲话时释放的信号。而这个靴子已经落地了。鲍威尔在讲话中继续将经济复苏评价为“生机勃勃但参差不齐”,旺盛的商品需求和社会重启的力度和速度导致短缺和瓶颈,使受新冠病毒限制的供应链无法跟上,这也造成了耐用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升。此外,劳动力市场状况正在改善但仍处于动荡中。美联储主席表示即将减少资产购买的时间和速度不会对加息时间发出直接信号。在今年六月公布的FOMC经济展望中,18位FOMC委员中有7位给出了2022年加息的预期,认为2023年实现加息的委员达到13位。

鲍威尔鸽派讲话给市场吃了一个短暂的定心丸。从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疫情中经济的影响,这一大头总算有了着落。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疫情控制最好,经济正在加速复苏,而且从前几个月中美贸易看,中国从美国进口增速非常大。中国经济扮演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作用没有改变。在全球几大经济体中,最放心的就是中国经济。

欧洲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持续多年低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拖累。特别是欧洲央行拼命放水而却一直通缩,即使欧洲央行多年维持负利率水平,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不过,一场疫情却意外改变了欧元区的主要经济数据—通胀率。

周二(8月31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CPI较去年同比上涨3%,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2.7%,7月份的前值为2.2%。此前,德国在周一公布的8月份CPI为3.4%,是2008年以来最高值;法国周二公布的CPI数据也为近三年来最高。

美国、欧洲等发达体一般把通胀率目标确定在2%。超过3%,已经超出了央行的容忍度。美国今年以来之所以加息呼声此起彼伏,主要是美国年初至今通胀率远远高于2%。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一个“老狐狸”,他对通胀率走势的预测非常准确。他认为美国通胀率没有持续性。结果被他一语中的。

此前欧洲央行表示,将通胀目标明确定在2%,新通胀“目标是对称性的”,意味着通胀在正负方向上偏离目标是同样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在必要时允许通胀过高。目前欧元区预计,由于一些临时性因素,其在今年的整体通胀率将飙升至1.9%,然后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降至1.5%和1.4%。但愿这个预测能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样精准。

否则,一旦欧元区通胀继续走高,欧洲央行必然收紧货币应对通胀。包括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货币市场都会受到冲击。不排除引发全球性通胀,引发全球性收紧货币,那么,对经济复苏以及金融市场都是灾难性的。

投资者要密切关注欧元区物价走势,关注全球货币政策动向!

上一篇 & 下一篇